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化中国的时代大片(2)

2011年12月26日 04:5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改 制

  上世纪90年代,无锡,江苏省昆剧院在演出,演员加乐队一共30余人,台下却只有3名观众,一名在剧场乱走,一名酣然入睡,一名旁若无人地嗑瓜子。柯军立在舞台上,“心都被嗑碎了”。

  12月16日,南京,江苏省昆剧院在紫金大戏院演出昆曲折子戏《红楼梦》,台上宝黛情深,台下座无虚席。

  转折发生在2004年。随着江苏省演艺集团整体转企改制,江苏省昆剧院成为全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家转企改制的昆曲院团。

  “改制后,有压力了。”柯军说。有压力的7年,江苏省昆剧院从之前每年演四五十场,到今年演出612场;演员年均收入从2.6万元到去年8万多元。

  找市场的7年,不再“因节而生、为奖而忙”,《1699·桃花扇》的国际市场票房收入达720余万元。

  被需要的7年,昆曲人养成了文化自觉,“我们再也不能向政府等靠要了,要让观众为昆曲买账,观众关注了,需要了,昆曲才会有生命力。”

  越 洋

  11月5日,德国科隆歌剧院,“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长生殿上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大戏,让金发碧眼的外国观众们如痴如醉。

  在柯军眼中,昆曲不仅是一门艺术和一个剧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内在根源的外在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它代表从容、淡定、精致与娓娓道来的中国方式。

  有一次,张军在德国演出,没打字幕,但老外们依旧对东方美的意境惊叹不已。张军有些惊讶:“原来语言不是障碍。”

  他期待世界舞台上能出现更多华人戏曲家,展现中国文化的张力,“哪怕只是一个细节,一部作品,也能丰富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本报记者 陈星星)

  特写·东方印记展自信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态度,早已不是西方人想象中的模样。新一代的中国人,面孔更饱满,声音更洪亮,姿态更自信。

  “现在外国音乐界听到哪个中国人钢琴弹得好,感觉很自然。”

  ——李云迪

  “我的梦想是美国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国和中国人。”

  ——姚 明

  2011年的取景框里,中国站到了世界群像的前排。世界的眼光,朝向东方,见证着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造型。

  面 孔

  见惯大场面的姚明,宣布退役后走下舞台,偷偷用纸巾擦拭双眼;红钢琴,黑衣衫,李云迪的《红色钢琴》封面,闪耀一派“中国红”;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为同一个中国绽放笑容……

  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人,每个人的性格、品德、能力乃至观念、意志、追求,塑造着整个国家的形象。

  姚明,就是这样的中国代言人。在NBA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姚明随火箭队探访休斯敦的一户贫困家庭。男主人是个盲人,听说姚明来了,他的反应是“真的?能让我摸摸吗?”摸姚明的时候,他的手一直在发抖,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我的梦想是美国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国和中国人。”这个2米26的大个子,将一张饱满的“中国面孔”印刻在世界心中。

  声 音

  钢琴前,李云迪从容而坐。指尖下流淌的旋律,并非令他享誉世界的“肖邦”,而是源自传统京剧的《皮黄》。韵味悠长的中国腔调,穿越时空的钢琴演绎,碰撞出一个属于李云迪的“中国年”。

  18岁时,李云迪摘取空缺15年的“肖邦金奖”,经常响在他耳边的国外评价是:中国人怎么能把“肖邦”弹得这么好?

  “现在外国音乐界听到哪个中国人钢琴弹得好,感觉很自然。”李云迪的故事,至今听来依然传奇,但世界正在逐渐习惯,这片东方沃土走出来的精英人才与文化精品。

  今年国庆,李云迪推出首张中国作品专辑《红色钢琴》。这位中国本土出品的国际钢琴家,正在以更“中国化”的方式传递文化的“天籁之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