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11年那些人:仓央嘉措被误读 高晓松重新就业(3)

2011年12月27日 08: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小悦悦:社会的孤儿

  10月13日,广东佛山街头发生的这一幕惨剧让人悲愤: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而在7分钟内竟有18名路人对此不闻不问。

  小悦悦最终离开了我们。但她的死,却为这个社会打开了一扇反思的大门。反思者或是归咎于媒体,或是责难于制度,或是不满社会麻木,或是批评法律不够周全。每个人都在急不可耐地找寻可供批判的标靶,好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推卸掉自身责任,才能与己无关。可是,好的公德,终究还是要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当每个作深刻反思状的人内心深处还把自己置身于“不知魏晋”的世外桃源时,小悦悦依旧是这个社会的“孤儿”。

  木心:不再疲劳

  很少有人否认艺术家木心是大师,但同样也必须承认,这位拥有梁文道、陈丹青、蔡康永、陈村等大牌读者的大师其实是“小众”的。很多人开始了解木心,是在他离世之后。

  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浙江乌镇逝世。网友们在微博上转发木心那些小情调大感怀的文字。有网友说:这位老人的去世,让自己认识到了什么是孤陋寡闻。

  孤陋寡闻不全是读者的错。2006年年初,木心文学系列才首度在大陆出版。最早认可并出版木心系列作品的,是台湾。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由此被翻译成英语,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被编在同一教材中。2006年,中国大陆读者就“木心热”展开激烈争论,当时远在美国的木心只说,自己不是国学大师,关于他的传言,待他回国再回应。遗憾的是,木心回到故乡乌镇时,此前关于他的价值争论反未再掀波澜。

  落脚于这个文化速食时代,大众享受文化是以追逐潮流的姿态出现的,哪怕是大师也要习惯于“被遗忘”。木心曾说,“从明亮处想,死,是不再疲劳的意思。”12月21日之后,他再也不会疲劳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