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昆明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借书还书像用ATM机

2011年12月29日 11:45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元旦起,昆明图书馆推出的云南省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正式运行,持有昆明图书馆新版借阅卡的读者借书、还书可以像到自助银行ATM机上取钱、存钱那样方便快捷了。

  该自助图书馆的智能书架一次容纳1500册图书,昆明图书馆14.5万册图书将分批上架,供自助借阅。

  刷卡进入自助图书馆

  按照屏幕操作提示输入密码

  打开柜门取出图书 

  图为借阅者从自助借书机上归还书籍 王安卓 摄

  2012年1月1日,昆明图书馆推出的云南省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正式运行,持有昆明图书馆新版借阅卡的读者借书还书,可以像到ATM机上取钱存钱那样方便快捷,而且不受传统图书馆上下班时间的影响。自助图书馆还设置了“智能书架”,读者可在该书架上自由挑选书籍。这种模式属全国首创。

  自助图书馆借还书更方便

  昨天下午,记者探访了位于环城东路昆明图书馆大门右侧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首先,只要用借阅卡在门禁系统上一刷,最外面的玻璃门就会自动打开。然后,读者可在两台图书查询机上查找自己想借阅的图书信息和浏览电子版。

  进入第二道玻璃门后,就到了自助图书馆,里面有5台自助借书机,每台机子旁有一个玻璃门大书架,每个书架上有300余本图书。读者只需将借阅卡插入借书机,然后输入密码,点击借书,就可以打开书架玻璃门选取自己想借阅的图书,选好后关上玻璃门,点击确认借阅卡退出后借书就成功了。整个过程和到自助银行取钱很相似,十分方便快捷。

  自助图书馆内还设有一台自助还书机,其形状及操作方法和到ATM机上存钱一样。该自助还书机还有自动分类功能,依靠先进的射频技术把读者还进的书籍按不同类别存储到书箱里,便于工作人员整理重新上架。

  违规多拿书将追责

  读者可在书架上自由挑选图书,那怎么防止读者多拿走图书呢?

  对此,工作人员表示,读者办理的新版借阅卡里至少有100元押金,每张卡最多可借阅4本书。如果借阅的图书本数多了或总价超过卡内押金金额,借书机会有提示信息,并且无法退出借阅卡。如果读者舍弃借阅卡故意把多余的图书拿走,则会留下借阅记录和违规证据,图书馆可以追求其法律责任。“因为每张借阅卡都是实名登记办理的,而且自助图书馆内有监控设备。”

  自助借还书机春节亮相街头

  昆明图书馆还引进了一台智能自助借还书机。该机器类似ATM机,不过,体积更为庞大,里面可容纳约400本图书。

  在这台机器上,读者可像在ATM机上取钱存钱一样全自助式办理借书、还书、查询、续借、预约等项目,还可通过USB接口下载电子书。该自助借还书机将会在春节前投放在南屏街闹市区试用。

  新机器不能用老版借阅卡

  图书馆工作人员还提醒广大读者,由于图书馆引进了自助借还书机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高端设备,在借还书时需进行射频扫描,只有新版本的借阅卡才能在新机器上使用。

  老读者可携带老版借阅卡到图书馆更换新卡。没办理过借书卡的读者可携带身份证到昆明图书馆办理。新一代的读者借阅证将实行实名制管理,持卡读者可享受更多借阅服务。

  自助图书馆将逐步推广

  昆明图书馆副馆长杨毅敏介绍,早在国庆节期间,昆明图书馆就引进两台自助借还书机装在图书馆1楼阅览室。读者可从书架上选好自己要看的书,在自助借还书机上刷卡并输入密码后就可以自己办理借书业务,还书、续借也同样方便简单,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元旦运行的自助图书馆则24小时开放,读者借还书不受图书馆上下班、休息日影响。该自助图书馆的智能书架上只能容纳约1500本图书,昆明图书馆有14.5万册已纳入射频识别系统,这些图书可以分批次循环上架,尽可能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自助图书馆目前只是尝试阶段,今后将不断完善系统,在昆明市逐步设置多个自助图书馆,并通过这些终端让各个传统图书馆的图书可以通借通还。还将为读者提供查询图书信息、下载电子书及网上预约借书等服务。”

  操作步骤

  第一步

  用借阅卡在门禁系统上刷卡,进入室内。

  第二步

  在图书查询机上查找图书信息和浏览电子版。

  第三步

  将借阅卡插入自助借书机,输入密码,点击借书。

  第四步

  书架前玻璃门自动打开。借阅者取出所选书籍。

  第五步

  关闭书架前玻璃门。点击确认,退出借阅卡。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还书

  自助图书馆内设有自助还书机,还书流程与借书相同。(徐赵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