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南京话为《十三钗》加分 用方言重在艺术需要

2011年12月29日 18:0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让方言为艺术加分

  作者:张成

  正在热映的大片《金陵十三钗》,艺术性地使用了南京方言,烘托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故事情节的悲壮感,为整部影片加分不少。其实纵观近年来的电影创作,方言应用一直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一个绕不开的争议话题,其间的成败得失,也颇值得探讨一番。

  古今中外,方言一直都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不必说使用楚国方言的《离骚》,也不必说使用托斯卡纳方言的《神曲》,更不用说以各地方言为基础而遍地开花的中国地方戏,单单是艺术百花园中年龄最小的电影,便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关于方言的话题。如果没有方言,就不会有影响深远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就不会有《大腕》中李成儒那脍炙人口的京腔段子,也不会有《风吹麦浪》中那时时提醒观众的国仇家恨的戏剧冲突,也不会有《疯狂的石头》中的十足笑料……作为“物质现实还原”形式的影视艺术,直观、直接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影像对客观现实的呈现必须“坐实”,因此,银幕或荧屏中的人物语言但凡有一点虚假或与环境不符的地方,便难免让观众感觉做作。因此,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干将们才会把摄影机对准操着街头俚语的意大利工人、农民。作为对白和情节吸引力的构成元素,方言可以直接诉诸观众的听觉,《大腕》中疯人院的各种相声版的呓语无疑带有讽刺和幽默的双重功能。方言还是营造戏剧性氛围的重要手段,在《风吹麦浪》中,反抗军爱尔兰方言和殖民者英军的英式英语始终交织在一起,无时无刻不提醒观众反抗军和侵略者存在的矛盾;《疯狂的石头》中各种看似合理正常的方言被置于一种荒诞的语境下,也笑料百出……不仅如此,方言还经常以“普通话式方言”的形式进入影像,即话语主体,讲述的是普通话,但却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如《老大的幸福》中的骗子带着浓厚的口音说出“你丫”。这种话语既指涉了这个骗子作为一名“北漂”在通过语言认同寻求归属感,又符合了其骗子身份。《内陆帝国》中的不速之客的美语中带有东欧的口音,营造了一种极强烈的神秘感和恐怖感。总之,方言已经成为影像情感塑形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热闹”的“方言影像”正如巴赫金的狂欢诗学所研究的那样,方言成为一条寻绎主体身份的线索,构成了多重主体的对话,并把流失的广场文化纳入到影像的艺术规范中,使人们获得久违的话语狂欢。然而,关于“方言影像”值得关注的却还有另一层面。在一些影片中,不少急功近利的影视工作者“只求其形,不得其神”,只为寻求卖点,在作品中大肆加入方言恶搞,不仅引发观众审美疲劳,也使得观众对方言的使用产生误解,甚至因此消解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地域的区别性。本来蕴含着清晰的历史传承脉络和深邃的地域文化基因的方言,被简单甚至粗暴地变成了纯粹的恶搞形式、笑料素材,成为博人一乐、赚取利润的工具,完全脱离了艺术质量的需要,这样的“话语”只剩了“狂”和“欢”,显然背离了巴赫金的“话语狂欢”含义。

  当然,方言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存在。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作了明确规定,正是基于此需要,广电部门曾经出台有关革命领袖人物在影视剧中使用语言问题的专门规范。而在现实中,方言在特定地域特定领域的人群交流沟通、传承地域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语言文字法》中也特别规定“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中就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这一项。而正如前所述,电影中的方言应用不是“为用而用”的滥用,否则既不利于推广普通话,最后伤害的也是艺术自身;而应重在艺术需要,重在用得合理、巧妙,像《金陵十三钗》中女主人公们的一口南京话,才让这些女性形象在真切的基础上尤显其可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