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一哄而上的文交所遇寒冬

2011年12月29日 18:0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各部门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12月15日,股市六连阴,大盘跌破2200点,但光线传媒、新华传媒、天舟文化等15只文化产业股却逆势上扬,原因在于一个利好消息出台——当天财政部公布了《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通知》,一些图书和期刊执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政策。

  2011年,这样的文化产业利好消息频频传出。当然,最大的利好消息还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文化强国”的主旋律,进一步明确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出了文化产业的顶层思路: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六中全会后,文化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战略,既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又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2011年社会力量进入文化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各个部门也对文化产业发展频出实招,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从2008年设立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在2011年底已累计安排60亿元,累计支持项目1000多个;今年7月成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目标总规模为200亿元,首期募集60亿元,将助力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商务部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新修订《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支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不管是六中全会纲领性的文件,还是各部门有针对性的扶持文件,都表明政策引擎开足马力,让今天的文化产业形成一种开放的发展格局,不再只是文化人的“产业”,不再只是文化部门的“独角戏”:科技加入进来,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金融参与进来,为文化产业破解“融资难”瓶颈;旅游融合进来,促进文化消费;制造业与文化相得益彰,提升中国制造的文化附加值……中国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2.市场内生力量倾情激发

  ● 深圳文博会交易额创新高,达1245.49亿元

  ● 电影票房120亿元新突破

  ● 凤凰传媒募集资金44.79亿元,成最大的文化传媒上市公司

  ● 动漫产业产值接近500亿元

  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2010年超过1万亿元,达到11052亿元,2011年依然是个“丰收年”,影视、出版、发行、演出所带来的文化消费活力迸发:

  电影在去年突破100亿元票房大关后,今年站上120亿元的新台阶,平均每天新增银幕超过8块;

  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购进版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激情上演,到11月底已经上演141场,票房超过5500万元,观众达16.5万人次,既叫好又叫座;

  收藏品市场上,徐悲鸿创作于1951年的《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668亿元的成交价被买家收入囊中,刷新徐悲鸿作品成交世界纪录,居中国艺术品秋拍单品成交价榜首……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让文化市场释放潜力,吸引并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充分体现出六中全会的精神“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文化不再只是具有唱唱跳跳、热热闹闹的单一娱乐功能,而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群众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七届深圳文博会更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集大成”——四天时间中吸引了1896家企业和机构来参展,总成交额达1245.49亿元,比上一届增加156.93亿元,掀开了文博会历史的崭新篇章。

  六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2011年,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诞生:11月30日,凤凰传媒上市,募集资金44.79亿元,超过去年中南传媒42.3亿元募集金额。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六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成为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以网络游戏为例,截至2011年9月,经文化部门批准设立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达到156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4.4万家,网络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用户数量分别达到1.2亿、1.17亿和3500万,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经接近400亿元,动漫产业产值接近500亿元……

  3.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任重道远

  ● 实体书店危机、主题公园降温、文交所遇寒冬

  ● 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中,要理性和科学

  6月风入松书店歇业、11月光合作用书店倒闭,此前还有第三极书局的关门,面对网上书店的冲击,中国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危机,只沦为网上书店的“展厅”。实体书店必须提供网上书店所没有的服务和内容,向着文化沙龙、书吧方向发展,以真实的人文气息、以丰富的特色服务抵挡网购的低价。

  2011年“遇冷”降温的还有遍地开花的主题公园。8月5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关于暂停新开工建设主题公园项目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表示:至国家规范发展主题公园的具体政策出台前,各地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主题公园项目;已经办理审批手续但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也不得开工建设。

  此外,迎来“寒冬”的还有一哄而上的30多个文交所。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规定不得等额拆分、不得公开发行、不得连续交易的“三不”原则,一批不具资格、不合规范的文交所将被清理整顿。在文化和金融对接的征程中,防范市场风险、保持市场稳定、合法合规将是一道永远并行的准则。

  六中全会后,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但2011年这些“冷”思考告诉我们——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任重道远,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中,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 张玉玲)

  链接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中国文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自信,最重要的应体现为对中国文化根的尊重与扬弃、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和借鉴。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如果说发展文化事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到引领作用,那么文化产业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起到基础作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达到2016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中国尚有很大发展空间。被压抑的民众文化消费需求需要得到充分释放,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本依据。“十二五”时期,这个巨大的文化消费落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近乎无限的想象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表明“十二五”时期是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现在,人民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还有待提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新形势,现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佳时机。文化产业由于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这样的特点,理所当然会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最理想选择,因而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到了。“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体制机制,现在我们居民消费当中文化消费很少,我们可以预见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化消费的比重会越来越重,这无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从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的近5年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改革目标,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文化市场,如何使文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把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巨大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规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持续的改革和探索,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杨亮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