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二黑哥”已是八旬老者 美好记忆都与评剧有关

2011年12月30日 10:22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二黑哥”已是八旬老者美好记忆都与评剧有关
“柱儿”张德福近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感受讲述者:戏为人生终无悔

  ■ 时间:12月16日

  ■ 地点:北京张德福先生住宅

  他与新凤霞曾被观众称为评剧舞台上的“绝配”,他曾是“刘巧儿”“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也是“小琴”在河边苦等的“二黑哥”,他还是《三笑点秋香》里的唐伯虎、《杨乃武与小白菜》里的杨乃武,以及《金沙江畔》里的连长金明、《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

  印象中当年曾与新凤霞、赵丽蓉等评剧艺术家一起,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张德福先生,还是阳刚帅气的俊朗小生,但前不久推开张先生家门的瞬间,倏然感觉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匆匆一闪,眼前的“二黑哥”一下变成了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好在他的目光里仍有“柱儿”的朴实,动作中尚存“杨乃武”的帅气。更让记者感动的是,如今老先生不仅声音洪亮,能脱口唱一段“二黑哥”、“唐伯虎”;步履稳健,能起身演一回“金明”或“雷军长”,而且那唱腔里的韵味,动作中的潇洒,丝丝缕缕、点点滴滴都透着艺术家的深厚底蕴和扎实基本功,让人感觉那种融于生命中的艺术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艺术修养,比“范儿”更“范儿”。

  看得出从小学戏,一生演戏,爱戏如命的张先生,存留心底的美好记忆,都与评剧有关。说起10岁时领他入门的孙宝廷,他感慨师傅当年从不按一个固定行当教戏,而是把评剧代表性剧目完整地教给自己。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师傅当年要求他的那句话:“我要你文唱武打都行。”回忆与新凤霞、赵丽蓉一起排戏的往事,老先生仿佛又回到了中国评剧院的舞台上,目光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尤其最难忘的是与新凤霞一起主演《春香传》,戏里他是官宦家的少爷李金龙,新凤霞是贫民家的姑娘李春香,青春年少的他们一见钟情。但由于门不当户不对,有缘无分的他们,只能深夜时偷偷在春香家约会。

  他说那场戏是这样的:“金龙”轻轻推开“春香”家门,那一刻,他和她疾步奔向对方,双臂相交四目相望,没有音乐没有唱词也没有动作,只有彼此长达十多秒的凝视。这时舞台上所有灯光熄灭,只有一束灯光从台顶射下,投在他们的脸上。这是很艺术的十几秒,也是很“吃功”的十几秒,更是很爱情的十几秒。然后,带有朝鲜民族元素的音乐响起,美丽的“春香”环绕着“金龙”翩翩起舞,用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每到这时,台上的他们都情不自禁地流泪,满怀喜悦地舞蹈。台下的观众都长时间地鼓掌,发自内心地祝福。据说,当时这个画面成了许多少男少女们心中爱的经典,向往着也能这样爱一回。为这,他多次被痴情女观众当成“金龙”求爱,甚至不得不多次求助拉三轮的师傅,悄悄往师傅手里塞一把钱:“求您,把那位女士拉走,她说上哪您上哪。”

  说到这,老先生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那时演戏真投入也真过瘾,尤其是有一个默契的搭档,就是一种享受。比如,他们这段戏中的凝视,其中有爱的心声也有恨的倾吐,有恋的激动也有别的酸楚……然而当时没人告诉他们该怎么演怎么看,全凭演员自己的感悟与表现。“说实话,那时我跟凤霞一上台,我就是‘金龙’,她就是‘春香’,我是‘杨乃武’,她就是‘小白菜’,把自己全忘了,以至于戏散了,我们还不能马上从戏中走出来……”可想而知,他们那代艺术家演戏不是做戏,他们把生活中的自己躲到了暗处,把舞台上的人物托到了高处。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代艺术家“戏为人生”的奉献,中国民族艺术长河里,就不会有那些脍炙人口、栩栩如生的人物。

  如今,“绝配”的另一半新凤霞走了,“岳母”赵丽蓉(饰《小二黑结婚》中小琴的母亲)也走了,还有许许多多一起发展创新评剧,一起唱响唱红评剧的同事们,也相继离开了人间。本以为老先生对此会黯然神伤,没承想却平静依然,说他(她)们都“活”在他的心里,每每想起凤霞、丽蓉等老朋友们,他(她)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而且他还能感受到他(她)们希望振兴评剧的心声。说到这,老先生不由眼睛湿润了,感慨自己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倒退二十年,他会跟当年一样,为评剧的发展再做贡献,让评剧重新焕发艺术青春。其实,如今老先生并没有割舍对评剧的爱,比如本市宝坻区是北路评剧的发源地,这里有无数评戏迷,为此他多次到宝坻区参加戏迷们的活动。再比如,沈阳最近兴建了一座民族艺术大观园,作为评剧“泰斗”级艺术家,他不仅给予对方积极的支持,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最让对方感动的是,老先生再三强调,不树自己树“行当”,他只是“行当”中的一个演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