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孙子兵法全球行:澳门大炮台见证武力与和谐

2012年01月04日 18: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孙子兵法全球行:澳门大炮台见证武力与和谐
    从澳门大炮台顶层俯瞰,澳门全景尽收眼底。图为游人以此为最佳背景竞相拍照留念。 韩胜宝 摄
    从澳门大炮台顶层俯瞰,澳门全景尽收眼底。图为游人以此为最佳背景竞相拍照留念。 韩胜宝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澳门1月4日电 题:澳门大炮台见证武力征服与和平安宁

  记者 韩胜宝 龙土有

  大炮台顶层位于澳门博物馆入口处的的小山上,此山高约150米,地处澳门城市中心。从大炮台顶层俯瞰,澳门全景尽收眼底。站在子墙和炮口凹槽间积目远望,莲花状的新葡京娱乐城与黑沉沉的大炮构成了同一幅图景,游人以此为最佳背景竞相拍照留念。

  大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占地约一万平方米,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记者沿著一条弯曲坡道爬上宽大的平台上,但见30多门巨型钢炮雄踞子墙边,蔚为壮观。

  这里墙高约9米,女儿墙高约2米,成雉堞状,坚固异常。东南墙角设有碉堡,显示出大炮台对外的防御设计。这些火炮,与澳门松山炮台、妈阁炮台形成一个军事防护墙,再加上望夏炮台,居高临下,形成优势军事地形,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火力网。如《孙子兵法》上所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据介绍,澳门大炮台建于明神宗年间,原为祭天台,后被澳葡政府转为军事防御设施,以防范海盜之用。相传大炮台下有秘道可通往松山炮台上,是澳门初期最重要的军事重地。该大炮台与70多处海防遗存,分布在中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作为中国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两代乃至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列入保护方案。

  澳门大炮台与其它海防遗存一样,数百年来见证了武力征服与和平安宁。

  大航海时代,澳门曾是许多欧洲殖民扩张者觊觎的宝地。葡萄牙等西方列强在来到东方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征服方式就是武力。

  1515年,第一个来华的葡萄牙官方使臣皮雷斯就在报告中狂妄地宣称,只要有一艘400吨的船就可以毁灭广东,只要有10艘船就可以征服中国沿海的所有地带。而此后,又有人一再提出征服中国的详细计划。

  抢先登陆的葡萄牙人,花10年时间修建了这座庞大的炮台,并靠着它成功地把其他后来的“海盗”挡在了澳门的海岸线之外。那个时代,大炮台一直是澳门的防御核心。炮台入口处前顶的石雕,记录了此座炮台抗御外敌的战绩。

  史书记载,1601年到1627年,荷兰舰队先后5次攻打澳门,曾一度登上澳门海岸,如果不是大炮台上的大炮发威,准确命中荷兰军火库,把荷兰人驱回海上,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位也许已被取代,历史也得重写。不过,那都是殖民者在中国土地上的撕咬,历史同样记载下近代中国之痛。

  从1623年至1740年间,大炮台便一直作为城防司令和澳门总督的住所,驻扎重兵。此后300多年中,大炮台向来是不能靠近的军事禁区,直至1966年澳门气象台迁入,才开放为游览区。1996年起,气象台改建为澳门博物馆。

  在澳门博物馆里展了的郑和宝船,向世界说明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武力征服。当年郑和船舶庞大、种类齐全、武备精良,在600年前海上首屈一指。但是,郑和始终积极推行孙子的“伐交”思想,充当和平使者。

  如今,大炮台上飘扬着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绿色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12年来,澳门恰似一朵恬淡且娴静的莲花,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澳门人推崇孙子,纪念郑和,希望与世界人民共建和谐,共享大同。(完)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