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硕士毕业生闯新路 开办二手书店扎根大学倔强生存

2012年01月05日 08:0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实习生 巩育华

  在中国农业大学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每到开学,老生便会提醒新生,“教材不用买新的,上延鹏那里淘旧书就行了。”

  他们所说的延鹏,是农大数学系2009届的硕士毕业生。毕业那年,延鹏在学校里开了一家二手书店,取名“五色土”。此后的两年多,虽然书店经历了几次搬迁,也曾面临生存难题,但却依然倔强地在校园里生存着。

  二手书店藏身地下室

  “五色土”位于农大男生3号公寓楼地下室,在这家面积只有大约20平方米的书店里,密集地竖着几排大书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人文社科类书籍,以及各种教材和辅导书。虽说经营的大多是二手书,但延鹏还是特地开辟出了一块新书区,他说这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中午刚过,来店里买书的学生还真不少。“同学,你要找什么书?”延鹏热情地询问着每一位顾客,对方报出书名后,他总能准确而又迅速地在书架上找到目标。优惠的价格折扣,是“五色土”的最大卖点。这里销售的图书,除了旧书可以卖到3至4折,新书也能打到7.5折,比很多大书店的售价还要便宜一些。

  有不少学生成了“五色土”的常客,甚至还充当起了义务帮手。就读于农业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徐婷婷说,上学这些年来,自己经常到“五色土”买旧教材,每到学期期末的时候,还会帮延鹏到学生宿舍收购旧书。“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徐婷婷这样评价延鹏,“至今能保持朴实的性格,这很难得。”

  废品站淘回第一桶金

  延鹏的故事,还要从他大学毕业那年说起。当时他曾到新疆支教一年,当地孩子对书籍的渴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学校后他发现,每逢学年结束,很多大学生都会把旧教材当废品卖掉。这令他受到很大触动:“我觉得我该做点儿什么了。”认真思考后,他决定开一家二手书店,把学生们的旧书重新利用起来。

  最初,延鹏说服家里人,又找来在湘潭大学的弟弟一起来帮忙。“刚入行那会儿,很多同学的书都已经被废品收购站买走了,我们只好再去废品站买回来。”那段日子,他和弟弟每天在废品站里埋头挑书,再整理好,经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肯收工,第二天累得几乎爬不起来。

  延鹏最初的创业资金,只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1万元而已。这些钱几乎全花在收购旧书和租用仓库上面,甚至连买一辆运书用的三轮车的费用都挤不出来。为此,他只好每天晚上向废品站的老板借车来用。

  两年后走上盈利路

  2009年9月新学期伊始,延鹏和另外两个同学在学校家属楼租下了一个房间,“五色土”就算正式开张了。

  刚开始营业的时候,延鹏的生意着实火了一把。这种让旧教材循环利用的做法,既经济又环保,很受学生们欢迎。延鹏说,自己开业第一天就赚了2000元钱。然而由于书店里的二手书大多是教材用书,开学那几天过去之后,来店里买书的顾客越来越少,半年之后,书店有点儿办不下去了,合作伙伴也选择了离开。

  为了让书店支撑下去,延鹏想尽了办法。他曾经跑到外面教书赚钱,贴补书店的开销,还四处向人借债,债务最多的时候甚至一度达到10余万元。为了减少房租的压力,延鹏还搬了几次家。他还曾尝试着开展多种经营,通过卖文具、冷饮,开设培训班报名点等方式,提高书店的收益。

  就这么一直撑到了去年春节,延鹏总算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他的“五色土”书店在校园里渐渐办出了名气,生意也逐步走上正轨。

  虽说当了两年多的老板,但延鹏觉得自己仍是个不合格的商人。他甚至没有每天汇总账的习惯,自己赚了多少钱也说不清楚。但他坚信,二手书的市场潜力还有很大。

  延鹏今年最大的计划,是想把“五色土”书店搬到网上去,办成一家网上书店。目前他已经注册了独立域名,正在对网站进行设计。对于未来的发展,延鹏还为自己找到了样本:“日本的一些二手书店,年营业额可以达到700亿日元,我想我的书店将来说不定也可以成为上市公司。”

  新闻延伸

  京城二手书店找到新活法

  一个多月前,上海最大的民营旧书店“小朱书店”被传经营困难,一度引发社会各界对二手书店的关注。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就在外地的很多二手书店纷纷销声匿迹的时候,北京的二手书店却依然非常活跃。一些大书店开始挖掘二手书市场的商机,而不少小书店则纷纷转入网络化经营,找到了各自的新活法。

  中国书店是北京乃至全国旧书经营领域的龙头企业,据中国书店总经理于华刚介绍,北京的二手书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随着一些珍品二手书不断进入艺术品交易市场,拍卖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二手书流通渠道。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兼琉璃厂旗舰店经理张晓东表示,二手书也遵循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他解释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图书装帧、印刷独具特色,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图书,因为存世不多,已公认具有收藏价值。

  独具实力的中国书店还把生意做到了海外市场。于华刚说,中国书店从海外高价收购到珍贵古籍后,将其进行仿真出版,“既抢救了中国文化遗产,也让更多的人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据了解,中国书店出版社目前已经出版了《百花诗笺谱》、《敬胜斋法帖》等30种珍贵古籍的仿真书。

  除了像中国书店这样的知名企业,深藏在胡同里的很多小型二手书店,也曾给很多人带来别样的惊喜。和外地的同行一样,这些小书店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据业内人士介绍,从事二手书生意费时费力,还要面临房租压力,仅靠旧书买卖,甚至不足以赚回开店的人工成本。为此,不少二手书店已经转向网络化生存。以著名的孔夫子旧书网为例,该网站集合了全国各地的6466家书店,其中来自北京的二手书店就有1701家,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