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如何在城市诗意栖息? 媒体称“千城一面令人忧”

2012年01月06日 07:5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大拆大迁中消失的胡同。

  林立的电线杆如同梅花桩。

  越来越多的城市经常遇到交通瘫痪。

  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广州市中心的宋代街道。

  以上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城市病需要文化来开药方

  最新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完成了一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城市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与具有大约3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相比,城市的历史相当短暂。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一直主张城市建设的观念要从过去的“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这并不是说现代化城市不应该重视城市功能,相反,城市必须不断努力满足全体市民的各种功能需求。他说,“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经济积累以及建设数量的增长,更要关注文化的发展。城市不仅具有功能,而且应该拥有文化。”

  早在1933年诞生了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宪章》,这个宪章是为了应对大工业时代导致的“城市病”——比如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失业、棚户区的蔓延和城市中心的人逃离城市。面对这些“城市病”,当时一些规划师、一些建筑师、一些社会学家集中在一起研究解决“城市病”的治本之策,大家认为城市需要合理的功能分区的规划,对于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要在合理的区域里妥善地安排。

  《雅典宪章》,在国际上曾经一度有它绝对的权威,所以很多城市都是按照功能城市的理念进行了建设,包括中国的很多城市。比如首都北京,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届总体规划都是按照功能分区进行规划,比如说通惠河以南是化工工业区、通惠河以北是机械纺织技术加工工业区,酒仙桥是电子元件器件工厂,西郊是首钢钢铁工业区,北郊是科研、办公区,西北郊是大专院校,西郊是公园游憩的地方。这样一种功能分区规划图看起来很漂亮,黑颜色的是工厂、棕色的是仓库、绿色的是休息的地方、黄色的是居住的地方,但对城市、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很快就显现出来。“当时我在北京的西郊月坛居住,我上班的工厂是在东郊郎家园,每天早上要从西郊骑着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到东郊上班,与我同行的有千百人的骑车大军,黑压压地就从西往东骑。每天下午要顶着夕阳,也是伴随着自行车大军从东边往西边骑。”单霁翔说。

  正是因为盲目的功能分区,使人们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在路上,人为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休息时间的减少。单霁翔认为,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仅仅以功能来规划城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一座城市都必须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全局的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千城一面令人忧

  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十分不满,对于政府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表示质疑,“如果我们将一些新型城市的照片摆在一起,也许谁也分不清它们是哪一座城市。”

  扬州有一个“瘦西湖”,为了保护“瘦西湖”的景观,几十年来扬州控制着周围不合理的建筑对于文化景观的侵扰。今天,无论是荡舟湖中,还是漫步湖畔,都看不到那些杂乱无章的景观对历史文化景观的侵害。

  2006年广州市在修北京路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地下的一条宋代古街,在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对古代街道进行保护,无疑需要增加投入,但是市政府决定妥善保护和展示这一珍贵文化遗址,于是今天的广州市民有幸同时在现代的街道和古代的街道上漫步。

  在刚刚公布的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数据中,众多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占了七成左右,它们包括了城市的工业遗产和近现代的重要建筑,这些都是城市文化创新的源头。单霁翔强调,“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列入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太多,和全球人类共同的需要相比,和我们子孙后代的需要相比,可供我们选择保护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城市文化的不断积淀与发展,形成城市的文脉。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城市不能缺失文化生态

  近3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一些城市在物质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

  单霁翔认为,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需要避免许多冲动:

  一是要避免城市记忆的消失。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被无情地摧毁,由于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单霁翔说。

  二是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由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

  但是,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三是避免城市建设的失调。城市建设是为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而城市规划则是合理配制公共资源,保护人文与自然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它的根本目的不仅是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功能城市,更在于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的文化城市。

  四是避免城市形象的低俗。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水平、文化品质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既表现出每个城市过去的丰富历程,也体现着城市未来的追求和发展方向。美好的城市形象不仅可以实现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和丰富形象的体验,而且可以唤起市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至今仍把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作现代化的标志,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能拥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筑,以迅速改变城市的形象,结果反而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

  五要避免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城市环境与城市的生态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好的城市环境不但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今天,我们研究城市环境的基点应是如何使城市既宜人居住,又宜人发展。但是,一些城市以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来满足发展的欲望,致使环境面临突出问题: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体污染、视觉污染、听觉污染;热岛效应加剧、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少文化遗产地也出现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趋势。”单霁翔说。

  六是避免城市精神的衰落。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升的结果。城市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可以使更多的民众理解和接受城市的追求,转化为城市民众的文化自觉。

  但是,一些城市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文化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倾向。实际上是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表现出对文化传统认知的肤浅、对城市精神理解的错位和对城市发展定位的迷茫。

  城市文化不是化石,而是鲜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具备影响力,城市发展才有持续的力量。记者 杨雪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