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荧屏的电视相亲节目,在取得高收视率同时,是否也令观众满意?昨天,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系列报告出炉。前后为期4年的调研披露,推高相亲节目收视率的并非真正的适婚人群,而一些相亲节目的高收视始终伴着观众的批评甚至骂声。
要相亲观众不满意“相亲节目”
在上海、长沙、成都、南京等10个城市的主要频道收视率采样过程中,《非诚勿扰》出现在4个频道的收视前列。《相约星期六》、《我们约会吧》、《称心如意》、《幸福来敲门》、《今天我相亲》等“相亲节目”也都榜上有名。
“虽然收视率很高,但是观众的满意度却出现分裂。”上海戏剧学院媒介研究中心的王知波,在分析相亲节目的收视率与满意度数据后表示,以《非诚勿扰》为例,虽然适婚人群和他们的父母都在看,但满意度反而是前者低后者高,有时甚至相差两倍多。
“年轻人真实的婚姻诉求,被淹没在节目中各种虚假身份、拜金主义之中。50岁以上的观众不都是为孩子找对象,他们也关注节目中不同人群的价值观。”《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系列报告指出,相亲节目走红的主因和爱情无关。“除了50岁以上的观众,《非诚勿扰》的另一大收视群体是青少年学生。看嘉宾的话有多‘雷’人,看主持人的点评有多犀利,成为相亲节目提供给他们的‘观赏乐趣’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模式雷同的“真人秀”相亲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观众和屏幕中“寻求真爱”男女嘉宾的心理落差。《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系列报告指出,一些男女嘉宾似乎并不在乎相亲是否成功,反而利用媒体将自己包装成焦点博取名利,“欺骗性”是相亲节目收视率高却恶评不断的根源。
广告和节目“冤死彼此”的不少
“投放的广告有一半是浪费的,可惜我们不知道是哪一半”是媒介营销中的名言。在一些高收视率节目中贴广告,似乎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每年高收视率节目派生出的广告标王,都能成为热门话题。不过《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系列报告却透露,被高收视率节目“害死”的广告,或者是被广告“误伤”的好节目,有时是因为广告和节目“冤死彼此”。
如某省级卫视每晚8:00至10:00黄金时间播放《铁梨花》,满意率只有同样播放该电视剧的其它卫视频道的一半。78%以上的被访对象甚至在总6分中给出了低于2分的满意度评分。“一开始我们非常不解,为什么同样的电视剧在这家卫视播放的评价偏偏那么低。”上戏媒介研究中心的赵扬告诉记者,“后来看到数据,才知道这家卫视在播放电视剧过程中超标插播广告。2小时内最多播出8次,共计184条,严重影响了观众的情绪。愤怒的观众连电视剧也捆绑着低分处理。”
“广告反感”成为最容易误伤节目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高收视率节目派生的“广告标王”,在这个调查报告中也成为值得商榷的广告投放方式之一。
某汽车广告,在上海某频道高收视率的《案件聚焦》、《新闻透视》和《天气预报》之间插播,满意度为2.74;而在财经证券类节目中插播,满意度则为5。同样内容的一条广告,在收视率高的节目中评价低,在需要专业知识的节目中评价高。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系列报告指出,除了收视率,广告投放更需要看针对性。“目前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节目占到一半以上。其中有不少并非节目本身的问题,而是节目和广告之间不搭调,导致观众反感。”
本报首席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