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敦煌遗书库”工程启动 全面挖掘敦煌遗书内涵

2012年01月11日 15:15  参与互动(0)
“敦煌遗书整理成果展示发布会”近日在沪举行 刘志惠摄

  记者  王蔚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敦煌遗书,与殷墟甲骨、居延汉简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被列为上世纪初我国的四大文化发现。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敦煌遗书先后流散到了英、法、俄、日等国。

  由上海师范大学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共同编纂,上海师大哲学学院教授方广锠、英国学者Frances Wood(吴芳思)主编的《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前10册最近出版,全书将共约出版100至120册。近日在沪举行的“敦煌遗书整理成果展示发布会”上,展示了由任继愈主编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全书约150册,已出版142册)、方广锠等主编的《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前10册,被称为世界敦煌学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遗书流散多国是民族之痛

  全世界58000号汉文敦煌遗书,方广锠教授已掌握了其中的57000号,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接触敦煌遗书原件最多的人,这在敦煌学史上是空前的。因此,说起敦煌遗书,方广锠如数家珍。“敦煌遗书的流散,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一件特定的历史事件。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东西方许多国家的探险家在我国西部地区所开展的一系列探险活动,具有强烈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他们从中国盗走了大量文物,包括敦煌文物。”

  方广锠介绍说,就敦煌文物流散而言,各国探险队的手段也各有不同。有的干脆采取盗窃的伎俩,像美国的华尔纳;有的采取了不光彩的欺骗手段,像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也有的部分是在敦煌购买的,部分是在莫高窟收集发掘的,像日本的大谷探险队、沙俄的奥登堡探险队。

  “敦煌遗书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四大学术发现之一,对研究中国中古历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价值之大,怎么比喻也不过分。”方广锠说,敦煌遗书的流散,是我们民族的不幸,任何一个中国人讲起这件事就痛心疾首,所以就在学界留下了“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说法。不过,敦煌遗书流散这件坏事,却促成了敦煌学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但这不是说那些探险家就有功了,这是两回事。也不是说,如果这些遗书全部保存在中国,敦煌学就不会成为世界显学。历史是无法假设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把敦煌遗书的流散全部说成是外国探险家的抢劫、盗窃,这并不科学;现在,则美化斯坦因、伯希和等探险家,我认为这样很不好。”方广锠说,作为一个从事敦煌研究的中国学者,尤其应该带头从事这种总结工作,并引导整个民族的反省,提高整个民族的历史科学意识、文物保护意识。

  北图的遗书数量多质量好

  长期以来,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敦煌遗书的精华部分已经都被外国探险家挑走了,剩下的都是研究价值不大的糟粕。对此种观点,方广锠做了分析和澄清。

  最早大批得到敦煌遗书的是英国的斯坦因。当时藏经洞的敦煌遗书都捆扎成包,王道士成包地给他搬。王道士给什么,斯坦因就收什么,基本上没有自由挑选的余地。斯坦因不懂中文,也没有能力挑选。他的助手学问也不多,在挑选方面似乎也没有帮什么忙。

  其次是伯希和。他是一个汉学家,中文不错。他虽然进入藏经洞,得以任意挑选,但他不懂佛教,而藏经洞遗书以佛教为主,这就限制了他的挑选水平。其实,伯希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书,非汉文文献。至于佛教文献,他主要选取比较完整的、带有题记的、抄写精美的卷子以及佛经目录等。虽然伯希和自称经过他的翻检,精华已经完全选出,但事实证明他是在说大话,剩余的精华仍非常多。

  1910年,敦煌遗书启运北京。到了北京以后,有关人员上下其手,监守自盗,这是敦煌遗书的第三次浩劫,后果相当严重。这一次把非佛教的精华文献几乎偷盗一空。只是因为他们对佛教不甚熟悉,所盗的佛教文献也大抵局限在比较完整的、带有题记的、抄写精美的等几个方面的卷子,因此,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佛教文献逃过劫难。值得庆幸的是,解放后,当年被这些人盗走的敦煌遗书,大部分又重新回到了北京图书馆或国内其他图书馆、博物馆。当然,还有若干现在还流散在私人手中,或者流散到了国外,主要是日本。

  方广锠说,北图的敦煌遗书不但在实际数量上占据第一位,而且在质量上也足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敦煌遗书收藏机构相媲美。当然,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不同收藏机构所藏敦煌遗书的价值观感也会不同。比如研究文学与历史的,会觉得英国、法国的资料在数量上要超过北图;而研究佛教的,必然会把注意力放到北京图书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