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定西笔记》:敏感的心 朴素的大情怀
贾平凹是一个笃诚执着的人,他扎根广袤的大西北,接受着生活的浸染,秦头楚尾的地域文化积淀,古今中外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熏陶,世事人生的沧桑磨砺,给了他施其才、精其艺、美其文的广阔天地。
贾平凹锲而不舍地做着一项工作:要将大西北古人今人的思考链接起来,要将大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情怀绵延在一起。如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定西笔记》,就是他已经完成和将要完成的文化长链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贾平凹曾说:“任何艺术,到了一定程度,并不是比技术了,而是作品后边的人,看这人能量的大小,看这人修养的深厚,看这人感情倾注的强弱。” 他还说:“生活为源泉,这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我感到艺术的感受是一种生活趣味,也是人生态度,情操所致。我必须老老实实地生活,不断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只有接受生活的浸染,待提笔时才能写出要写的东西。”
2010年冬天,贾平凹结束了巨制《古炉》的写作,开始了他的行走,他选择了中国目前最为贫困偏狭的地区之一——定西。我们已习惯了坐在书斋里读书,作家贾平凹却真的是走出城市,走到偏远闭塞的地方,一村一巷地去走,去看。
之所以选择行走到定西,“在我的认识里,中国是有三块地方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的运城和临汾一带,二是陕西的韩城合阳朝邑一带,再就是甘肃陇右了。这三块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纯厚,都是国家的大德之域,其德刚健而文明,同样的命运却是它们都长期以来被国人忽略甚至遗忘。现代的经济发展遮蔽了它们曾经的光荣,人们无限向往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繁华,追逐那些新兴的旅游胜地的奇异,很少有人再肯光顾这三块地方,去了解别一样的地理环境,和别一样的人的生存状态。”
在我看来,这本《定西笔记》的魅力首先在于贾平凹“炫穷”的勇气。如今是个崇富“炫富”的年代,人家都在争先恐后往“钱”看,他却在访贫问苦,而这恰恰是他独到的过人之处。“炫穷”只是由头,他要围绕“穷”字作篇大文章。首先,在贫富悬殊愈演愈烈的当下,这种“访贫问苦”很有必要,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意义重大。其次,这是一次“破题”之旅,贾平凹尝试着为破解贫富悬殊这道社会难题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他把定西设定为一个巨大的被除数,用它的贫穷去除现代化、除繁荣昌盛,就如同用十三亿人口去除GDP一样,得出的是一个让人头脑冷静、世界冷却下来的结果。再次,这是一次发现之旅、拯救之旅。他让我们看到,物质的贫穷不等于精神的贫瘠。扒开贫穷的浮土,显露出来的竟是珍贵而又厚重的文化积淀。定西之行,是贾平凹用文化、用文学对贫穷进行拯救的一次大胆尝试。贾平凹不平庸,更不平凡,他独具慧眼,从看似毫无价值中发现了连城价值。他粗粮细作,将酸面、土豆这样的东西做成了山珍海味。
1996年,贾平凹曾三下江南,思考着中国的大变革,中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写出了《江浙日记》。在这本《定西笔记》里,贾平凹一以贯之地仍旧是他胸藏丘壑、忧患天下的朴素情怀。
定西之旅,贾平凹把目光聚焦到中国贫困地区,不仅表达对农村的爱,更想告诉我们,这个时代还有那样落后贫蔽的地方,需要大力改善。贫困地区,是他多年见过走过的地方,让他切实感受到这个国家的伤痛在哪里。他多次说过:“对于贫困,真实的情况要比我们想象中严重得多。现在扶贫的钱,都像撒胡椒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真的要像修路架桥一样,有大量的投入来实现具体的目标,才会一点点改变。因为,土地是我们这个国家最深的伤口。”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家贾平凹也是,在长篇小说《秦腔》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有幸生在中国,有幸目睹中国巨大的变革,现实给我提供了文字的想象,作为一个作家,我会更加努力,将根植于大地上,敏感而忧患的心生出翅膀飞翔,能够再写出满意的作品。”
《定西笔记》这样厚重扎实的作品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贾平凹那颗敏感忧患的心,虽然朴素、日常,却处处氤氲着智慧,有忧乐天下的大情怀。读这样的作品,让人感觉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