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艺人才后继无人 “等靠要”没有文化繁荣
报告摘要
扶持和培育各类群众文化团队,积极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继续扩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用好公益性演出扶持资金,在上海音乐厅、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剧场举办200场以上高质量公益性专场演出,推广营业性演出低票价,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欣赏高水平文艺表演。
“少了男旦,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昨天,本报报道的“男旦重镇如今只剩一根‘独苗’”以及其中提到的舞台生存艰难、青年观众流失、传统文艺人才后继无人等问题,引起了文化界委员的高度关注。委员们针对这一问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业内积极“自救”
艺术院团领导最需要创新精神 也应予“个体户”以政策扶持
“院团领导尤其需要创新精神”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走进传统艺术的剧场?记者听到文艺界内部的声音——最重要的就是依托传统合理创新。
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影——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片中,那一段用评弹演绎的《秦淮景》,让人过目难忘。“其实,‘秦淮景’的曲调改编自江苏民歌‘无锡景’,在评弹界并没有人这么唱。虽然评弹主要流传于江南地区,而南京(金陵)属于江北,但我完全能理解张艺谋在剧中加入这样一段演唱——穿着旗袍的女子,拨动琵琶,说着吴侬软语……这样的镜头感确实太美了。”青年演员陆锦花认为,既然《金陵十三钗》可以给观众一种对于评弹的全新认识,评弹演员自己为何不能因势利导?
在筹备自己年初六在兰心大戏院的专场演出,陆锦花想到了在开场演唱中,保留《无锡景》的曲调,然后依据上海的城市风情和自己的个人经历相结合,改编成了一段《石库门·外婆情》。唱词中流淌出的老上海风情,顿时拉近了评弹和上海人之间的距离。
陆锦花说:“对于艺术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如能在继承传统同时,‘移步不换形’表演紧跟时代、贴近生活的话,或许能让老观众感到清新,也可以拉近和现代人的距离。”
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徐惠新表示:“上海的艺术院团,迫切需要大量创新的人才,尤其是那些领导岗位上的人,尤其需要创新的精神。”
扶持政策应向“个体户”有所倾斜
在文化战线上,体制改革的力度是非常巨大的。2011年年底,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正式成立,涵盖了京、昆、越、沪、淮、评弹六大院团,整合于一体。上海越剧院、沪剧团、淮剧团和评弹团改名为“传习所”,并成为了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从差额拨款到全额拨款,对于演员来说变化了些什么?据说,这样的影响主要还是体现在收入上。一级演员月收入可能提高千余元,三级演员也可以多收入数百元。但在另一方面,文化大发展,恐怕不仅仅是加强对体制内各大院团的扶持力度,也应该对民间剧团的发展有所关心,既可以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也需要在其瓶颈期给予一定的帮扶。
2009年,有着“昆曲王子”美誉的张军,辞去了上海昆剧团副团长的职务,并创办了“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成为了一名“昆曲个体户”。在青浦朱家角的课植园,张军和伙伴们每个周末都会为观众献上园林版“牡丹亭”的盛宴,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在去年的上海两会上,记者就曾在政协文艺组的讨论中听到这样的声音:“对于张军这样脱离体制的‘个体户’,他也是在为传播和发扬传统艺术出力,如果他有这个需要,政府是否也应该在经济上或者政策上有所扶持?”
政府、社会携手发力保护传统艺术
市场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在主管部门力所难及的地方,需要政府和各种社会资源互动,积极参与和保护传统艺术。
位于金汇镇泰日社区的泰日书场,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后因经营不善及其他客观原因,泰日书场历经两次搬迁,2002年迁到废弃的泰日中心小学校舍,尽管条件简陋,每天仍然可吸引100余人听评弹、说书或喝茶、聊天,门票只需3元。此前,泰日书场因破旧不堪面临倒闭,引发听众担忧,经上海市文广局协调,奉贤区文化部门与金汇镇共同出资40万元,于10月起对书场租用的废弃校舍进行整修,并于去年12月中重新开放。
在三林世博家园的市民中心,也有一家颇为特殊的书场。通过政府补贴和经营性公益项目,该机构基本能维持每年的收支平衡。但该中心负责人戴先生曾向记者表示:每天有那么多老人来这里,自己深感压力很大,任何人出现情况都担待不起,“能维持现在这样就已经很满意了,要想再更上一层楼,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记者 丁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