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传统文艺人才后继无人 “等靠要”没有文化繁荣 (3)

2012年01月12日 10:15 来源: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关键词:青黄不接

  给传统文化人才提供足够的利益保障

  市政协委员、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说,戏剧人才梯度建设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例如,在上海滑稽剧团,演员就已经有“青黄不接”的现象。20多年前,钱程刚进滑稽剧团的时候,演了一出重戏,戏中的“女朋友”比他大了20岁。现今,这一问题越发严重。

  钱程告诉记者,因为青年滑稽戏人才告急,上海滑稽剧团在戏剧学校专门培养了一个滑稽人才班,为滑稽剧团定向培养戏剧人才。以专业教育的方式拯救上海的地方剧种。在4年前招过一次学生,一个班可以招收20个学生。来报名学滑稽戏的学生很多,而剧团千挑万选,也只招收到8个学生。对绝大多数前来面试的学生,剧团都对其艺术潜能、艺术素养等方面“不满意”。“归根到底,仍然是艺术教育问题,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匮乏,在滑稽剧团的招生中就可见一斑。”次年,滑稽剧团培训班再次招收了8名学生。总共16名学生中,有一半都是外地生源,他们分别来自安徽、山东等地。对于这些外地生源,还需要专门花费一定时间,专门培养上海话。

  “旦是戏剧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有了旦角,这场戏才会好看,而少了旦角,这就很可悲了。”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上海歌剧院院长魏松称,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各界人士对此进行专门讨论。

  看到本报昨天的报道,魏松产生共鸣:“《青年报》说得很不错,不仅仅是京剧、沪剧,许多艺术剧种都存在着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

  魏松提出,要留住戏曲人才,仍然要从现实问题来解决,给这些文化人才提供足够的利益保障。而现在人才的流失,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现实问题:一个学生花了大量心血学习歌剧,成为了歌剧界的人才,而他却往往领着很低的薪水,住在非常简陋的房子里。

  市政协委员、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民权提出,振兴传统戏曲戏剧,社会机制也有待改进。在部分国家,戏剧依靠国家支持,一些国家对戏剧有“免税”政策,而部分票房的收入则用于支持慈善机构。而在国内,戏剧主要走市场化路线。这也是传统艺术遇到瓶颈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水土流失”

  社区表演、学校开班,让青年多接触

  张民权称,海派文化遭遇“水土流失”,也是传统艺术逐渐衰落的一大原因。“上海这些年一直在呼吁海派文化。许多戏曲界人士也都意识到了这一危机。”张民权说,2011年,广播台曾做过一档节目“寻找第4代阿福根”就是旨在寻找这种逐渐消失的一种文化。许多滑稽演员都提出,愿意做公交线路的上海话播音员。张民权建议给上海的小学生开上海话课,张民权提到,上海话是承载本土文化的载体。而上海话的没落,会直接导致本土文化的危机。

  谈及传统文化传承困境,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沪剧院演员马莉莉认为,除了沪剧的传承人才出现困境,沪剧观众的培养也非常必要。“作为一种传统文艺形式,沪剧不太受年轻人的青睐。他们更喜欢短平快,听不懂咿咿啊啊的传统剧目。”马莉莉认为,年轻人不喜欢沪剧,是由于他们接触得少,不懂沪剧。“我认为这些传统文艺剧目应该多到社区表演,广泛传播,给年轻人多接触的机会,他们自然会喜欢上这些传统艺术。”

  关键词:人才培养

  “争做明星的太多,技术人才太少”

  市政协委员,著名导演吴思远在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留住人才,政府必须加大投入,人才问题关乎上海的未来发展。他指出,上海在很多人的心中一直是座具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也出了不少文化大家、大师,不过,现在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如何提升文化气息,把人才留在上海还是一个迫切需要委员们思考的问题。

  吴思远说,以他自己从事的影视行业来看,目前也存在非常严重的“人才匮乏”情况,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一年一度的“艺考热”仍没有降温,“艺考大军”还是现今孩子们实现明星梦的“造星工厂”,每年大量的艺考学子,作为影视行业,又何来“人才匮乏”之说?

  对此,吴思远解释,大学阶段表演、主持、播音类专业的课程很多,也诞生了很多综合类院校的艺术类课程,不过,令人担忧的是,演员、主持人培养了不少,但影视技术人员却非常稀缺,小到特效化妆技师,大到影视特效制作,几乎在行业内都很难找到高端人才,不少大制作影片都得邀请海外团队制作,这对本土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视觉文化的发展都是一种“尴尬”。“我以自己是上海人而自豪,也希望能蓬勃发展海派文化,因此,如果有机会的话,想办一所电影技术类的院校,培养我们本土的电影电视技术人才,缓解‘重造星、弱技术’的现状。”

  记者 陈弋 严柳晴 朱文娟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