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告别粗糙跳出传统 未来“钱景”难乐观
近日,国内首部以城市为主题的微电影集“城市映像”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展映。首执导筒的郝蕾说:“微电影虽微,但它仍是一部电影,所投入的精力、配备的器材、对拍摄的认真态度等各方面都不亚于一部标准电影的制作。”但如何回收成本,或许并不在这个明星导演的考虑之列。
告别粗糙展现思想
从成片效果来看,“城市映像”的创作过程大体可以用软硬兼施来概括。“硬”的方面,是指“城市映像”组建了专业的项目团队,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也启用了目前行业内高端的专业影像器材与图像处理设备,已然让微电影的创作标准直追大电影。而从“软”的方面来看,“城市映像”力邀八位风格不一、态度自由奔放、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的导演最终推出八部风格各异、洞察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的城市情感故事,每部作品无论从影片个性还是从创作利益上,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质。
其中广州篇赵天宇导演的《微软》幕后制作团队堪称豪华,《盲山》的主演黄璐、《万有引力》的作曲陈底里、《疯狂石头》的主演兼编剧岳小军、《钢的琴》摄影周书豪、《三峡好人》录音张阳、《双食记》剪接江勇……赵天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的微电影早已隔绝掉粗糙、资金短缺的这些代名词,它更多的是代表创作者的思想展现,通过比较直接的渠道与观众沟通和分享。
跳出传统创作模式
如果说“城市映像”是弥合微电影与大电影之间缝隙的探索和尝试,搜狐视频与中影集团先前联合出品的“7电影”则是将影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步伐大大提升。“7电影”从表面上看是王学兵、李光洁、黄渤、刘烨、黄磊、张默、吴秀波等七位国内一线男星的新媒体电影导演处女作,但从项目启动初期,搜狐视频就没用“大牌明星主演”的噱头来操作,而是采取了“让明星做导演”的概念,从根本上强调了创意者的重要性。在制作过程中,几位参与“7电影”的“星导演”们频频通过微博与网友互动,或征集剧本灵感,或与大家分享创作感受。在这个过程中,网友们会帮“星导”们出点子、给他们加油鼓劲,从始至终地参与到了这个创作的过程之中。
在播出过程中,“7电影”更是将新媒体的互动性进行发挥——短片中有的为大家放出了两版不同结局可供观众自行选择,有的将短片中运用到的素材同时上传至网上,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根据这些素材剪辑出新的短片。如此,所有人都成为了新媒体电影制作的参与者、评论者和观赏者,打通了“创作者”和“观赏者”的壁垒,视频网站也将“每个人都是接受者,每个人也都是传播者”的新媒体精神尽情发挥。
收入回报渠道有限
据统计,2011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5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接触最多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媒介渠道,视频网站已经成为独立于整体网络之外的强势媒体。目前,微电影已经告别源于普通网友、制作相对粗糙、主题表达模糊的初级阶段,呈现出诉求明确、画面精良、明星团队的发展趋势。作为各大视频网站扶持新导演、承载品牌诉求、扭转被动接受角色的一大利器,微电影的投资猛涨,但收入回报的渠道却依然有限。如何让微电影这个和大银幕紧密相连的产物,真正通过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台、网络等多个渠道收回成本,甚至回归院线,真正扭转被动接受内容的角色,相信是视频网站们下一步要思考的。
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