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追寻过去的年味儿:剪纸风俗盛 皮影戏元宵登场(2)

2012年01月13日 11:37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三

  又比如68岁的慈溪市坎墩姚剧团团长周忠强。

  在周忠强的记忆里,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甚至到二月二龙抬头,每年的农历新年就在淳朴优美的唱腔中,节奏明快的锣鼓中,台下观众的叫好声中,“咿咿呀呀”地过去了。自打18岁入了行,从过去的堂会、庙会到现在的送戏下乡、老戏新唱,“姚滩”第4代传人周忠强吃“百家饭”过年的方式一直没变——“因为姚剧是‘土生土长’的,是真正属于慈溪老百姓的。”

  “过去演出,大伙挑担的挑担,背袋的背袋,搭台也是4只稻桶扛扛拢,卸下几块门板一搁就上。”周忠强说,“现在,演员服装、舞台布景、音响乐队等‘行头’一应俱全,演出条件好了,演戏也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在有着“姚剧发祥地”之称的坎墩,一个个民间剧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使有着250多年历史的姚北滩簧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就拿成立最早的坎墩姚剧团来说,其实更像是一个“戏曲沙龙”: 团里28位演员都是业余戏曲爱好者,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28岁,他们中既有企业老板、工厂工人,也有手工业者、家庭主妇等等,每逢一三五就来参加排练,外出演出时不仅没有收入还影响本职工作,但,“往台上一站,五六百人一鼓掌,大家的戏瘾就上来了。”

  在周忠强的戏本里,除了《庵堂落发》、《打窗楼》、《十不许》等十几个经典传统老戏,还有不少团员们自编的现代剧目,以农民的日常生活、家庭的说教故事为题材,注入了新时代新风尚的气息,上演后受到中青年观众的喜爱。如此一来,姚剧在坎墩也进入了长盛不衰的良性循环中。

  四

  再比如,湖州德清县钟管镇东舍墩村的娄金莲。

  “三月天气暖洋洋,家家户户搭蚕棚,蚕花娘娘两边立,聚宝盆一只贴中央……”今年已经70岁的娄金莲,仍然能够极富感染力地、原汁原味地唱出这首在民间流传已久的《扫蚕花地》。但,整个湖州能够完整表演这首江南蚕花谣的,仅有她和弟子杨佳英了。

  娄金莲蚕歌唱得好,养蚕也是一把好手,如今,德清的“扫蚕花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间小歌舞,作为省级劳模与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娄金莲也继续奔走在群众文化表演的舞台上。“这是我的老师,滩簧著名艺人杨筱天教我的,我要把这个民间曲艺代代相传。”娄金莲说。

  旧时,蚕农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把艺人请到自己家里养蚕的场所,举行隆重的“扫蚕花地”仪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有表演,男女老少都赶着凑热闹,如同今天的“追星族”。

  随着一阵清脆亮爽的锣鼓声响,身穿大红袄、脚踩花鞋的娄金莲就登场了——为什么头发上还要插一根白色的大鹅毛?“因为蚕宝宝小啊,不能用其它东西来拨弄,只能用鹅毛轻轻来掸。”娄金莲笑着解释。

  每逢岁末年初,德清的很多风俗都和蚕桑丝绸生产有关,其中最热闹的当数“烧田蚕”、“点蚕花灯”和“呼蚕花”。大年三十或者元宵节的晚上,蚕农们用丝绵把竹子、芦苇和树枝等缠成火把,点燃后浩浩荡荡地开赴田野,边高喊“火把甩向南,今年养得好龙蚕”等祝辞,场面十分壮观。火把点燃了田间的枯草,火烧得越旺,也预示着来年的田蚕有好收成。

  “点蚕花灯”和“呼蚕花”也是除夕晚上的“功课”——“吃完年夜饭,小孩子们点燃花灯在田间地头奔跑嬉戏,嘴里唱着祝愿田蚕丰收的童谣:‘白米落伢田里来,搭个蚕花娘子一道来。落伢囤里千万斤,落伢蚕花廿四分……’,一直要闹到深夜才回家。”这些年俗和歌谣,娄金莲件件都亲身做过、唱过,自然难忘。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