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传相关部门研究是否勘探乾陵 回应:50年不开掘(2)

2012年01月13日 15:49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乾陵为何吸引人挖掘?

  郭沫若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过:“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据专家介绍,唐高宗的陪葬物品,占当时全国财政总量的三分之一,武则天去世后,全国三分之一的金银财宝又被带进了乾陵。而民间猜测,由于唐太宗墓里没有发现他生前最爱的文物王羲之《兰亭序》,那么很有可能被武则天带到了墓里,因为其他唐代皇陵里都没有发现,因此最让世人感到好奇的就是那件顶尖国宝是否真的就在乾陵墓中?

  开掘乾陵的争议在哪?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要求开掘乾陵的态度一向坚决。他认为发掘乾陵已基本不存在技术问题,挖掘乾陵能帮助研究唐代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埋在地下的字画、丝绸等古物受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都有逐渐毁坏的可能。发掘西安法门寺地宫的时候,部分丝绸就被发现有毁坏。与其让这些东西放在墓里烂掉,还不如挖掘出来。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姜先生则是一位反对派。他认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掘乾陵的技术,但是文物保护的技术难关还没有全部攻克。从历次考古发掘来看,近50%的考古信息会丢失,特别是丝绸、书画,常常是陵墓一打开,那些鲜艳异常的丝绸就在瞬间被氧化成灰烬。另外一些专家也预言,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兵马俑的鼻子和发型都有可能消失殆尽,双臂也有可能脱落。而秦兵马俑的彩绘也是在发掘出来和空气接触后开始褪色。因此这些专家表示,在科学技术条件还有局限的情况下,不发掘要比发掘好,因为相对而言,地下一千多年的微环境还是稳定的。

  记者手记

  乾陵不是煤矿

  我去过乾陵,尽管只是一座普通的山,但给我的震撼,十年之后的今天,仍深印脑海里。

  站在乾陵山上极目远眺,黄土高原就像大海,我转了一圈,发觉乾陵居然是我目力所及的方圆几十公里的最高点。不由赞叹古代皇帝选择墓地的高明之处,更恍然大悟:为何之后的王朝会渐渐进入中原——可以做皇陵的好地方都给先人挑光了!

  武则天的无字碑,在我看来,几乎就是一件神奇的当代艺术作品。一块黑黝黝高达两三层楼的大石头,说是无字碑,可上面刻满了字,都是历朝历代人在上面留下的印痕,无论后人如何在石头上刻下观感、遐想、追思、吹捧,甚至试图对话,武则天都一言不发,这一言不发如同一面镜子,让站在跟前的人无端照出了自己的渺小,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后人们自己不觉得笨拙可笑?

  即使现有的科学技术过关,我也不赞成发掘乾陵。因为站在乾陵,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浩瀚和无穷启发,而打开了乾陵,未必会让这种想像力增添更多色彩。假如还被媒体不幸言中,发掘是因为觊觎内中或许会有的无数宝物,是为了增加多少万游客,拉动多少GDP,这种把乾陵当煤矿的做法,将来就请喜欢参观煤矿的人去拉动GDP吧。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