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民俗专家挖掘湖北年俗:年夜饭上三全三糕三丸

2012年01月13日 16:29 来源:楚天金报 参与互动(0)

  图为:“灯歌”迎春 (吴志坚摄)

  记者张亚利 任宝华

  当龙年的脚步渐近,关于“年”的各种思考再起。在“年味怎么越来越淡”的感慨中,我们的确看到了传统守岁的日渐式微,但也看到了微博拜年等各种贺岁新时尚,正在年轻人身上演绎得花样纷呈……今日起,本报特别推出《年味正“龙”》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追随民俗专家们的记忆,挖掘“年”的影子。也许你会发现,传承了千百年的年俗文化,也许从未淡过——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在湖北,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有民谣云:“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国年,不管在物资短缺年代还是经济发达时期,从来都是人们渴盼的特殊节日。湖北省群艺馆研究员、《楚风楚俗》等湖北风俗画册的拍摄者吴志坚感慨,“龙凤呈祥、高跷龙灯、海马、赶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在浓郁的荆风楚韵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朴的湖北年俗,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谈年饭”边吃边聊迎新年

  武汉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边地区(沔阳、汉阳、黄陂、孝感等地)迁入的,因此,武汉的过年习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过小年时要请灶神,除夕这天,男人还要将水缸挑满,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喜事一起来”。等到了年三十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上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如今多称为“团年饭”)。
  武汉的年夜饭,一般要上“三全”(全鸡、全鸭、全鱼)、“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转钟,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谈年”,还得边吃饭边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互表祝福。
  吴志坚回忆:“我小时候家在汉正街,一到除夕,孩子们就真的一夜不睡,结伴出行守夜。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看,没有太多娱乐活动,我们就一个兜里揣鞭炮,一个兜里揣麻糖,一晚上从江汉路走到六渡桥再走到江边……直到天亮才转回家。”

  除夕夜漫山遍野“点坟灯”

  在湖北江汉平原上,特别是农村地区,每到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习惯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灯”,也叫“送灯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坟上,再点上蜡烛祭祖。不过,这种风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最让吴志坚难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郧西县“上坟灯”的经历,有一年,他还特意带儿子一起去郧西过年。
  第一次到郧西参观“上坟灯”,吴志坚就被深深震撼了,“开始坟地里还瘆得慌,不到一会,漫山遍野都点起了温暖的烛火,一直燃到天亮,那景象太壮观了!”接连几年,吴志坚的除夕夜都选择在郧西度过,只为感受这份神圣。他还曾目睹,有些人家还会在进门走道两边点满蜡烛,照亮“先人”回家的路。

  十五晚“赶毛狗”唱“灯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门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还流传着“赶毛狗”的歌谣。“毛狗就是狐狸。它原来和人是朋友,但却常偷鸡吃。激怒人类放火烧了它的老窝。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烧草竹赶毛狗的风俗。”吴志坚介绍,“赶毛狗”的风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据说,只有赶走了毛狗才会六畜平安,田地不长杂草。
  而在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正月十五晚,还有唱“灯歌”的风俗。吴志坚就曾被最原始淳朴的利川灯歌感染,“那种民间的表演跟舞台上完全是两回事。”“一到十五的晚上,当地农民就会组成几十人的队伍,高举着扎成龙形的花灯,走街串巷,经过谁家门口,谁家就放鞭炮,几热闹。如果队伍停在了谁家门口,就会开始唱“灯歌”,周围会唱的人都会跟着唱……”回忆起利川乡里的“灯歌”,吴志坚两眼放光,“要听地道的灯歌,就得到当地农村去,那种原始、淳朴而不花哨的表演才最动人。”
  “利川灯歌”起源于利川市柏杨一带,距今有上百年历史。利川灯歌中的众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艺术价值。有记载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龙船时都要唱灯歌,现在知名的“龙船调”前身就是利川灯歌。目前,《利川灯歌》已经成功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