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朱德与云南》作者:“传说”背后有丰厚史料支撑

2012年01月13日 18:50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一个红色传奇在云南大地上的开篇

  ——《朱德与云南》创作手记

  ■ 孔祥庚

  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在她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道:“围绕着他的名字,人们编制了上千种传说。”正是这句话使我在一瞬间就迷上了这部名著,并沉浸在这位伟人的各种传奇故事中不能自拔。因为他的每一个传说,都有亿万中国人民为之感动,为之向往,为之传诵;他的每一个传说都像一部散发着火一样热情和力量的交响乐,感召和激励着人们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他曾经在现代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关头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的名字在中国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深深镌刻在光辉灿烂的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他,就是身经百战、历尽艰险、功勋卓著的朱德元帅。

  今天,我们随意翻开一本《中国革命史》《朱德传》《朱德年谱》《辞海》等等,都会看到类似这样一段介绍朱德元帅的文字:

  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1915年12月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21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10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段极其简洁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那就是朱德元帅漫长而光辉的革命生涯,其起点是从云南开始的。也就是说,朱德从1909年至1922年的近14年间的4600多个日日夜夜,都与我生活过的昆明、蒙自、建水、通海、开远、个旧等地有关。那时,他带着青年人所特有的锐气和浪漫气质,在这里读书、训练、战斗、恋爱、思考、徘徊、探索,由讲武堂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讲武学校教官、支队长、旅长,而后又升至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出生入死,英勇奋斗,屡立战功,度过了一段令他一生无限感慨和怀念的峥嵘岁月,同时也在这里留下了一个个让云南人引以为豪并不断传诵的英雄事迹和奇闻逸事。然而,对于朱德在云南的一系列求学经历和军事活动,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影响,特别是他驻防滇南、滇西脱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重访云南等传奇经历,因缺少系统的调查和整理,语焉不详,而留下一些空白。如对朱德在建水、通海、蒙自一带剿匪的故事,即使在斯诺的《西行漫记》中也只是用朱德的口吻写下这么两句话:1913年,我被任命为蔡锷部下的营长,在中、法交界驻扎了二年。1915年,我升为团长,被派往四川跟袁世凯军队作战。而史沫特莱写于1945年夏至1950年4月的《伟大的道路》一书,虽然洋洋洒洒37万字,详细而生动地记述了朱德元帅60岁以前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堪与斯诺的《西行漫记》、特立齐科夫的《中国证言》、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了世界》等经典杰出作品媲美,但对于朱德在滇南一带的“传说”,也只留下了异常珍贵的几笔:朱德在(1913年)此后两年,一直跟持有优良的法国步枪的土匪作战,不让他们的后台老板在中国扩充地盘……在边境的两年内,他的日子相当艰苦。云南南部山峦重重,天气酷热,在疟疾猖獗的山谷中,瘴气甚重,最容易患上肺病,加以水土又坏,每个人都得了严重的肠胃病。他不时到蒙自去取信件和报纸,有时也收到留在家中的妻子寄来的书籍。报纸上全无令人兴奋的消息,都是些让人为之气短的报道。在中国看不到一线光明,而西方列强则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中……为了调剂过于单调的生活,有时他到蒙自拜访一个在那里认识的法国商人,这个人很乐意答复他提出的关于法国生活和典章制度的问题,而且将伏尔泰的著作介绍给他看。

  在我收集和阅读到的有关朱德元帅的著作中,如《朱德的非常之路》《朱德的故事》《朱德足迹遍中华》《朱德自述》《我的父亲朱德》《朱德和他的事业》等等,其中对于朱德在云南的叙述也不多,而且对他如何冒险出走云南的传奇经历和晚年重访云南旧地的过程,则很少涉及,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

  幸运的是,我长期在朱德驻军的建水县工作,遇到了杨丰、汪智敏、李保福等几位知识渊博的地方文史专家,他们多年来兴致勃勃地收集和考证了有关朱德与云南的各种史料,并无私地把自己的成果公之于众,从而引发了我对朱德的无限崇敬。1980年夏天,我参观朱德寓居建水县城的红井街15号后,吟成七绝《忆朱德》:

  诗心剑胆不寻常,

  敌寇闻名皆恐慌。

  昔日义军曾驻马,

  今朝依旧有兰香。

  从此时起,我醉心于对各种历史档案和口承历史的“发掘”工作中,决心让这段沉没于历史碎影中的传奇故事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但是,由于工作的变动,我于1989年中断了对这段传奇故事的整理。2003年,由丹增前辈介绍,有缘认识著名作家杨杨,他正研究起草朱德在通海的传奇故事。于是,我将手稿与一箱史料交杨杨先生,希望我们合作完成朱德在云南起步的完整书稿。从此,我们围绕着“朱德与云南”这条主线,以及他与云南各位老师、将军、同学、部下、战友、学生的千丝万缕的关系,顺利地从故乡人的口里、档案馆的资料和史志上,寻访到了人们精心为之“保存”的一个个“传说”。几乎每一个“传说”背后,都有一笔丰厚的史料支撑着……由此可见,朱德显赫的军事生涯和革命生涯是从中国的彩云之南开始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是云南孕育了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个伟大红色传奇的开篇就这样充满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地写在了云南高原的红土地上。

  于是,有了我和杨杨先生合著的这本《朱德与云南》。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