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2012”是克服末日恐惧的集体下意识
消费“2012”是克服末日恐惧的集体下意识
韩浩月
当2012新年第一抹阳光照进窗户,一些人在睡梦中醒来,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原来,传说中的2012与往年并无二致。网络上以及现实生活里,有关2012的话题有降温趋势,但在文艺作品中,明确表现2012题材或者隐藏2012心态的却多了起来,我们不得不通过更多渠道,来获得有关这个古怪年份的信息。
2009年,一部名为《2012》的电影火遍全球,这部电影仿佛是对玛雅人预言最好不过的呼应,它用逼真的特技真实刻画了世界末日到来时的景象。此后几年,人们对这部电影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心态也不尽是恐慌,更多的是对地球环境的关注,所以,《2012》也可以被当做一部环保电影来看。
中国网民很快用他们特殊的方式,来嘲笑和愚弄2012,甚至借题发挥,把2012揉入到一些社会话题当中。在整个由“2012”为主题构成的文化思潮中,“船票”成为一个关键词,“提前拿到船票”成为网民调侃一些国外政要的幽默用语,一张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还成为网民之间的电子礼物,往来传递于论坛、微博、邮件签名里。
某地一青年因对末日到来的传言深信不疑,提前卖掉自己所有家当,并把能支配的收入全部消费完,2012来了,他发现“人还在,钱没了”。这个不知真假的段子曾狂热地流传过一阵子,人们在传播这个段子的同时,其实也在传递着一种观点,简单说来无非一句话:不管未来怎样,总之还要好好活下去。集体消费并娱乐2012,淡化了人们的恐惧意识——像《2012》所描述的那样,尽管人们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但无论多么大的灾难来临时,人类总不会丢掉希望。
媒体已经揭穿了“尼比鲁”(在天文界指一颗不存在的行星)撞击地球、太阳特大风暴、天体重叠、南北磁极倒转等与2012有关的四大谎言,信息交流的迅捷与通畅,结束了谎言的生命力,但有一个难题是亘古存在的,即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当2012年成为一个既定事实,以每一天到来的日子呈现于人们面前时,恐惧心理自然会一点点消散,但对2012从科技到文化的追问却不会停止,科技负责从技术角度分析“世界末日”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文化其实也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解决人们的心态问题,这两者共同构成的目的是,驱散大家内心深处对生存环境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比传言更加糟糕的,是每天耳闻目睹的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恶化信息,与其说人们关注那些近乎神话的所谓末日预言,不如说人们更在乎每天呼吸到的新鲜空气、送进嘴里的食物。人们用夸张的态度传播2012,更多是想释放内心的焦虑,唤醒人类放弃彼此之间的杀戮、矛盾和纷争,来抵御共同的敌人。
作为文化产品,不应利用人们对2012的好奇与恐慌,将之转化为自己的商业利润,而是要对末日心态有敏锐的观察,通过文化产品这个载体,向受众心灵注入强大力量。信息化在凝聚群体方面展示了其无穷的魅力,但在孤立个体方面的确也做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文化工作者而言,在创作上不能放任自己流露悲观意识,而是要注重从心灵角度出发,把呈碎片化的个体重新聚拢到一起,用共同的理想与愿望,来增加人们的生活信心指数。
新日子的耀眼与末日心态的沮丧,一直神秘地交织在一起,在激进与堕落、积极与颓废之间,行程变得短暂而迅速,现代人既需要速效的心灵安慰剂,也需要具有长久功效的镇静剂,前者可从格调明朗的流行文化中获得,而后者则只能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对心灵的格式化无法一次完成,我们需要更多一些的耐心与勇气,来面对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