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谈剧汇星期天运作理念: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从话剧到音乐剧、歌剧、舞台剧,自2011年9月开始,剧汇星期天孜孜不倦地把戏剧的种子辛勤播种在深圳这块土地上。如今,它已经为深圳市民带来了16期期期不同的文化享受。
在扶持了众多文化品牌之后,深圳这次为何选择了戏剧艺术?剧汇星期天又承担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和文化使命?且听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基金办公室主任李建阳和剧汇星期天承办方负责人赵佳一一道来。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记者:剧汇星期天对于深圳这座城市的意义在哪里?
李建阳:我们所扶持的文化品牌应该与城市的年龄结构、市民的地域结构、城市文化发展基础、城市文化发展方向相契合。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年轻的特点。因此我们选择了戏剧的形式。深圳也是一座移民城市,怎么去满足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移民市民”的不同文化需求?这就要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深圳这座城市特别需要舞台艺术,尤其是话剧、音乐剧、舞台剧。
剧汇星期天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更肩负着城市的文化责任,同时,还能够普及戏剧艺术、提高市民的艺术素养。近年来,深圳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这些文化活动一方面满足了市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一点一滴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我们的剧场要汇聚世界精品
记者:深圳推出了众多公益文化品牌,这次为什么选择了戏剧作为文化惠民的艺术形式?
李建阳:社会在转型,文化也在转型。为什么选戏剧,就是希望能与当代生活产生联系。基金办扶持过戏聚星期六,它与剧汇星期天恰好就是“姐妹花”,互补呈现。戏聚星期六强调传承与创新,剧汇星期天则侧重观照当下、反映现实。
我始终认为没有事业的繁荣,就没有产业的发展。剧汇星期天有讲、有演、有展,还有学,很有乐趣。它为观众呈现舞台艺术的始末。只有人们的文化素养、艺术鉴赏能力提升了,文化产业才会有市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剧汇星期天培育了舞台上的当代艺术。
剧汇星期天采取零门槛形式,走进剧场就是观众,这就是市场基础。尽管剧场容纳的人数有限,但日积月累,观众群会越滚越大。扶持剧汇星期天,并不意味着可以立竿见影,但我们现在行动了,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扎实的基础。
深圳不可以没有专业的剧场,不可以没有专业的平台,我们的平台就是要让舞台剧的世界精品都在这里呈现。剧汇星期天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愿意把它做成戏剧院团展示新作的专业平台。不仅如此,剧汇星期天还是一个发展原创的平台,策划并演出原创舞台剧。
营造浓郁城市戏剧艺术氛围
记者:剧汇星期天作为深圳的一个公益文化品牌,它创办的初衷是什么?
赵佳:无论是中国传统戏曲还是现代戏剧,只有得到观众的认可,只有培养观众走进剧场,戏剧舞台才有生命力,戏剧才能拥有发展的原动力。剧汇星期天的理想就在于提升日益成熟的深圳戏剧艺术氛围,同时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了解戏剧幕后的故事、戏剧生产的过程,对当今的戏剧艺术有更多的认识。
剧汇星期天为怀揣戏剧梦想的剧团提供实现戏剧理想的平台,并以多样化的表演方式,让更多人学习戏剧和喜欢戏剧。通过名人名家对戏剧的经典解读,对演剧艺术的前沿探索和讲述,以及戏剧新人新剧展示,达到对戏剧艺术的普及和培养。从看童话剧的小学生,到“80后”“90后”,再到中老年人士,通过剧汇星期天的熏陶,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艺术修养和文化情趣。
每一期的“剧汇”,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更是实验、创作、观摩和体验的交流会。我们希望高高在上的戏剧脱下华贵的外衣,让百姓走进剧场,走近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