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栋民国庭院式民居被拆 文保部门称不知道
本报记者 林明杰 实习生 齐天然 撰文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影
昨天,本报接到居住在本市黄浦区老城厢的居民反映,位于大境阁两栋具有民国时期老城厢典型代表风格的庭院式建筑一夜之间被拆迁队拆毁。
两栋“豪宅”已成为废墟
记者闻讯前往,只见在大境路、青莲路、露香园路和万竹路交汇的区域内已筑起建筑工地的围墙。进入围墙,只见废墟一片。在瓦砾堆中,还能找到粗大的罗马柱、精美的阳台护栏、考究的地坪和基石等残件,看得出被拆除的建筑具有明显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而且不是普通民宅,是“豪宅”。
据调查,被拆的两栋相连的建筑都是民国时期“颜料大王”赵竹林所建:分别是万竹街41号的“赵公馆”和青莲街113弄2号赵竹林为儿子结婚所建住宅。青莲街的建筑始建于1920年左右。据文物专家分析,这两栋建筑是近代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庭院式民居,是构成老城厢风貌的重要因素。这种建筑目前在老城厢也所剩无几了。居民反映,过去《夜上海》以及某部琼瑶电影等都曾在该建筑中取景。
这样的房子在沪属罕见
记者曾于2004年4月19日在新民晚报就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作了整版报道,其中提及这栋被拆毁的建筑,是这样写的:“万竹街41号的‘赵公馆’让人看来会联想起东山的雕花楼,只不过‘赵公馆’的雕花没有这么繁复,这反倒显得更大气些。据说这看上去像是两栋石库门房子连在一起的楼房,是当时‘颜料大王’的宅第,中西结合,既古典幽雅,又宽敞实用。在如今的上海,这样的房子也罕见了。可惜的是它也在拆迁范围之内。不知道今后我们是否还看得到这几栋楼。”现在果然看不到了。
“赵公馆”在2007年11月21日晚上曾遭遇火灾,被周围居民及时发现报警而幸存。现在,记者在废墟还找到了被火烧焦的建筑木构建。
居民称,该建筑居民2007年已动迁,但建筑一直没拆,大家以为这一带已被列为历史风貌保护区,这样的优秀历史建筑不会被拆了。不料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三晚上被拆迁队连根铲除。
有关部门称“不知此事”
记者就此事打电话给黄浦区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对方称不知发生此事,但这两栋建筑还没有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名单。
没有列入“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就可以拆吗?
2006年上海就发布了《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其范围为当时黄浦行政区的人民路—中华路以内区域,总用地面积为199.72公顷。其中更明确规定了该风貌区内34条风貌保护街巷。该建筑所处地域的大境路、青莲街、露香园路、万竹路都属于保护街巷。
《规划》明确要求“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其他历史形成的传统宅院、里弄等住宅建筑及其群体布局”。可见不光是仅仅保护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的建筑;此外,还对街巷的空间、肌理等历史特征都要求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