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上海两栋民国庭院式民居被拆 文保部门称不知道(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01日 14:25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被拆下的门楼具有中西合璧风格

  【焦点快评】

  非拆不可吗?

  林明杰

  昨天,面对老城厢又一处被拆除的老建筑废墟,我有一瞬间头脑是空白的。为什么非要这样不可?这些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哪里?

  或许有人会拿出法律依据告诉我们,在法律上此建筑拆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要问:能够见证上海发展历程的老建筑,尤其可以形成历史风貌区域的老建筑究竟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难道上海的历史建筑多到非要再拆掉一些不可了吗?

  如果说拆迁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那为什么不去拆迁那周围这么多逼仄简陋的危房,偏偏盯上了这个区域最像样的几幢老建筑之一呢?拆了以后准备干嘛?为什么非要在这里干不可?

  老城厢,是上海城区的核心。它与因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外滩风貌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堪称上海城市文明的两翼。人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在这个地方交汇的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一切。

  老城厢有我们祖祖辈辈的积累和情感。爱国不是一句空虚的口号,如果没有了对我们祖祖辈辈创造的历史的记忆和情感,爱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

  每一个村庄的人爱自己的村庄,每一个城市的人爱自己的城市。让我们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有故事传说,还有那一条条街巷、一栋栋建筑、一棵棵大树可以见证。5000年文明,决不能仅仅是文字上的记忆。中国文物界最为遗憾的是,我们的博物馆里有商周的青铜器、唐宋的陶瓷、元明清的书画等价值连城的文物,但没有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保留有历史久远的城区和建筑。我们最多只能通过遗址考古和历史文献描述,来想象历史上洛阳、西安、杭州等古都的建筑以及城市格局的恢宏壮美。

  我们没能保住100年前的历史建筑以及城市风貌区,可以把责任推给古人,说古人采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经不起历史的风雨;也可以把责任推给战争和动乱。但是目前我们城市还残存的一些近百年历史的老城区风貌和建筑如果还不能保护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或许会责问:是谁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里?

  老建筑一片片地消失,新高楼一栋栋地竖起。有时候确实是历史的无奈,因为城市要发展,民生要改善。但是,凡事要适度,不是非拆不可就不要拆了,给城市留一些历史,留一些回味。就算是出于商业的利益考虑,我们也应该换一种思路:具有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的城市才是取之不尽的财源。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