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大剧院不止是“地标” 如何发挥文化惠民功用?

2012年02月02日 10:1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一位外国记者曾这样问我: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在建设大剧院,如何保证这些剧院建成后得以最大程度地使用?

  硬件建设与内容、管理建设如何平衡,是这些年大剧院建设的焦点所在。据有关机构统计,自2010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和将建成的大剧院在40家左右,平均每年要建成10家大剧院,其建设力度、投资规模、占地面积等均超以往。不少地方对大剧院建设热情高涨,不仅把大剧院视作一地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甚至不少将其定位为城市的地标建筑,投资动辄数亿元,远远超越了图书馆、美术馆等其他公共文化设施。

  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是否有必要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剧院?有人认为,现代大剧院是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的标志,美国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等知名剧院均建设于二战后的经济腾飞时期;从历史来看,剧院对于文化艺术的传播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我国宋元杂剧的诞生,离不开瓦舍勾栏中市民阶层的经济和文化需求;戏剧史上著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创立和完善,离不开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实践活动;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能成为文化产业聚集地,也离不开剧院的依托和推动。不少二、三线城市存在剧场剧院缺口,大众文化需求与现有剧院条件不成正比,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正待培育,有财力有需求的地方建设现代化剧院,不失为一项文化惠民之举。

  但是,剧院建设中如何警惕和戒除一哄而上、盲目攀比的心态,建成后又如何使之不沦为一座“地标”建筑、一项“面子”工程,使其最大程度助力当地文化发展,将文化惠民的功用落到实处。三个问题,需要建设者和运营者认真解答:

  第一,硬件建设是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和大众需求相匹配。须知建设投入不过是个开始,剧院的日常运营更是项长期支出。剧院公益、市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剧院成本的回收不可能依靠高票价和高场租。因此,剧院规模、内部装修、舞台设施,在符合演出要求的同时,当立足本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消费能力和经济水平,剧院功能方面也当具有一定扩容性。否则,过度超前会化成剧院运营中的沉重“包袱”,使之成为“建得起、用不起”的大剧院。另一方面,当下的新建剧场往往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尤其需要告别对“高、怪、大”的崇拜,让剧场建筑真正融入城市整体文化氛围。

  第二,现代化的剧院能否有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与之匹配。剧院要成为一地的文化标识,成为一支“活”的文化力量,激活文艺发展与大众文艺需求,剧院的经营管理非常重要。国外著名剧院经营主体大都为大型管理公司或集团,专业化是其主要特征。目前,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大剧院要么交予本地团队经营,要么交由院线委托经营。无论何种方式,平衡收支、汇聚社会资金、提高专业化程度、吸引和留住观众都是剧院管理中难以回避的挑战。

  第三,高标准的剧院是否有高品质、高人气的演出活动相匹配。大剧院与很多有地标意义的旅游景点、商业建筑的不同在于,它对于一个城市的居民或者游客来说,并非只是一次性消费品。能否存在于当地居民生活当中,能否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剧院的内容建设首当其冲。对于大多数二、三线城市而言,大剧院的演出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和现有文化资源,盘活当地的演出市场,培育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另一方面要广为吸引全国乃至国外的文化团体,或者通过剧院联盟的方式互通有无、降低成本,提高有效资源的利用率。

  与建设剧院相比,后两者更加考验运营者的智慧。也许唯有解答好以上问题,大剧院才能超出城市“地标”的意义,真正传递给大众美好的艺术体验,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的剧院,生机盎然的艺术空间。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