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侄女深情追忆聂耳:未曾谋面却一生向他学习

2012年02月08日 10:2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 李红艳

  “人民音乐家”聂耳在日本藤泽不幸溺水逝世时,聂耳的侄女聂丽华刚刚出生,那一年是1935年。聂耳当然不会知道,正是缘于他,这个小女孩儿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当一名音乐家的愿望。光阴荏苒,小女孩儿如今已年近八旬。因为纪念聂耳百年诞辰音乐剧《国之歌》在京启动,担任该剧总顾问的老人昨天也从云南赶到了北京。说起未曾谋面的“聂耳叔叔”,老人禁不住动容,“作为后人,我一生都在向他学习!”

  “我从小在祖母(聂耳母亲)身边长大,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有很多聂耳的遗物,包括日记、相册、唱片、乐器、衣物等。日记我看不懂,就看相册,还听他的唱片,我学会的第一首他的作品便是《卖报歌》。”聂丽华老人回忆道,“祖母会给我们几个孩子讲聂耳小时候的事情,讲他怎么喜欢音乐,怎么努力学习,下雪天没有鞋穿还非要坚持去上学……从那时起,我心里就朦朦胧胧有个念头,长大后像叔叔一样成为一名音乐家。”

  天遂人愿,从小学习小提琴的聂丽华后来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专业当然也是小提琴。不过,当时学院里的老师建议她:“你的叔叔聂耳是作曲家,你干脆改学作曲吧!”就这样,她半路改学了作曲,后来进入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从事影视音乐的创作。

  “在音乐学院那会儿,每到假期我们都会下基层,去工厂,给工人们写歌,为他们演出,包括后来我在边疆待了几年,创作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聂丽华说,“聂耳生前认为,音乐艺术不是为个人服务,而是为大众服务,要不是有这种情感,他怎么能写出《卖报歌》那样的经典作品?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听到一位妈妈抱着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一起唱《卖报歌》,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这首歌至今还被人们记住,证明了聂耳的音乐创作理念直到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因为特殊的身份,聂丽华平时还参与一些与聂耳有关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因此结交了不少国际友人,其中包括一位名叫齐藤孝治的日本作家,他曾于1999年出版发行聂耳传记《聂耳——闪光的生涯》。聂丽华说,为了写作这本书,齐藤孝治曾先后八次自费来到中国采访,多是由她陪同。

  “齐藤孝治先生有一个愿望,选择不同国家有代表性的名人,为其立传,在中国,他选择了聂耳。他最初知道聂耳是通过中国的对外广播听到了《义勇军进行曲》。经过采访,他对聂耳精神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在他看来,聂耳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时代的积极参与,对事业、对理想的顽强追求,将拦路的石头变成了登高的阶梯。”

  正是因为与齐藤孝治的接触,聂丽华萌生了学习日语的念头,那时她已经60多岁了,她学日语的理由很单纯,“聂耳当年是在日本溺亡的,日本民间也有纪念聂耳的活动,我如果会日语,就能和他们进行更好的交流。”

  聂丽华的儿子青山也是学音乐出身,他还专门为音乐剧《国之歌》创作了歌曲《万岁中国》。说起儿子,聂丽华感到很欣慰,“我很高兴我们两代人都从事音乐工作。我们在音乐上的成绩达不到聂耳那样的高度,但是聂耳精神我们一直在继承和传扬!”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