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网友写《微博装腔指南》 怎样扮上流社会受热捧

2012年02月09日 08:51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如果让网友猜《佛说般若葵花无量经》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但如果你提《花果山装腔指南》,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春节期间,这条去年年底就已呈现网络的帖子,在更名改姓后,突然火爆起来,“装腔”系列作者“花总丢了金箍棒”被网友捧为“神人”。总之,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一个,教你如何装腔。

  A。怎样在微博上扮演上流人士

  B。带头大哥装腔指南

  C。手机装腔指南

  花果山装腔指南节选:

  1 加V是必要的,但必须表现得不情不愿;必须八卦,但必须是外国或古代,至少是民国,比如徐志摩与陆小曼;每个月谈论一次古董,最好是最近的拍卖,点缀几个专业词汇但不包括包浆这种;可以贴饭局,但别拍菜色要低调地拍同桌名流,且构图要随意;别谈钱,忍不住可以谈天使投资。

  2 绝对不要干晒外交护照或者京A8车牌这类傻事,上流等于权贵是永远不能捅破的窗户纸,必要时要公开指责缺少道德血液的地产界密友;粉丝是危险的动物,他们像追求公正、平等一样迷恋上流,喜欢会装逼、又不至于戳破窗户纸的角色,如果你不慎玩过了火,转身就会被嫉妒与仇恨埋葬。

  3 你有没家谱?光有文字还不够,得到大芬村寻画匠描成工笔人像,农妇画作诰命夫人,乡勇绘成骠骑将军;要做旧,要挂高,懂鉴定的不是近视就是老花;没家谱更好,找历史系副教授攒个,姓朱就攀建文帝,圆不上就写朱耷;万事俱备再发组微博,就从皇甫江那收来的祖传宝剑开始连载。

  4 晒人脉是门大学问,与名伶大导交友更是双刃剑:姜文可以有,但友谊必须上溯到十年前,陈道明就算了,以杜宪先生的身份可破例;Jacky Chan 可以不认识,Jet Lee 只局限于在慈善活动上偶遇;你要关心张元的近况,去崔健的《蓝色骨头》片场探过班;绝不要与国际章出现在同一画面。

  5 去没有物业的外地务必小心,发酒店照片一定要在子夜,背景起码要套房或行政酒廊,品牌不能在四季以下,最好是华尔道夫或半岛,发帖心情要淡淡忧伤;别炫耀今天新买的包,更讨巧的做法是在酒店信笺上抄一首禅诗,照片一角露出你那限量版日本莳绘笔,用大西洋月刊当镇纸。

  “不掉头发当不上大哥。即使只剩三根白发,也要记得:一要染黑,二要用发蜡精确定格。戴假发也是心照不宣的选择,上海滩有最顶尖的师傅可以让大哥枯木逢春。”如果你想当大哥,以上指南一定要学会,但这只是其中的一条。大哥不是那么好当的,想要效果逼真,你要学会全部的26条装腔技能才行。春节期间,一则名为《花果山装腔指南》的帖子突然在网上疯传,帖子中,罗列了“带头大哥装腔指南”、“怎样在微博扮上流社会”、“手机装腔指南”等数十种装腔手册。其中,“带头大哥装腔指南”和“怎样在微博扮上流社会”尤其受热捧。

  该条帖子于1月18日发表在天涯论坛上,并很快引起网友围观,短短几天,点击量就超过10万次,评论也多达数百条。因为是难得一见的热帖,该事件还被誉为“天涯年后第一帖”。有网友看了总字数数万的装腔指南后感慨道:“我以为我很装腔了,结果在这牛人面前我就是一笑话啊……”很多网友在随后的跟帖中表示,看了很受用,以后会选择性地试用一下。而针对此帖的广告包装,网友也很快制作了出来:花果山装腔指南,总有一款适合你。

  该帖不但在普通网友中间受热捧,连日来,微博上很多知名博主也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热情。专栏作家王小山在看完后发微博:“乐翻了,忍不住再转一次,《花果山装腔指南》,尤其是《带头大哥装腔指南》和《怎样在微博扮演上流社会》。”著名纪录片制作者陈晓卿也发微博称“狂笑了半小时,彻底醒了……”连导演贾樟柯也忍不住发微博大赞“好玩”。截至目前,该帖在微博上已经转发近万条,评论数千条。

  目前,他的“装腔指南”系列还在持续地更新,并且“坐飞机装腔指南”已经新鲜出炉。

  花果山并不觉得成名是一件多么令人舒服的事,因此至今,他依然选择不在媒体上公布他的真实姓名。对于自己在微博上的成名,这是个例外。“微博肯定还是要靠名人和明星的,因为这个社会里所有人都对更高阶层的人充满想象。”

  每年换个身份去生活,大概是他在寻找舒服的状态时做的一种尝试。2007年他去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一所山区小学支教。从山村学校去成都机场的路上,他意识到他其实正在穿越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的发展鸿沟,那些他曾经教过的孩子,基本上下了山就再也不愿意回头了;他从一家著名互联网公司市场总监的岗位上离职之后,去了东莞的工厂和黑工地卧底了一段时间,在那儿,他知道这些工人学英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对他来说,看到不同的人生,抽离自己原有的身份,才算是接到了地气。如今,与其戴着面具去生活,倒不如辛苦点去寻找让自己舒服的途径。(新华报业网)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