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会启动申报世界非遗 始于东吴节庆活动
徐 兢
现在“秦淮灯会”是“国家级非遗”。为了将“秦淮灯会”打造成全球华人寻找年味的最佳去处,昨天秦淮区文化局正式启动“秦淮灯会”申报“世界非遗”工作,计划2015年“杀入”国家文化部世遗申报备选目录。此前,秦淮区一度想将“秦淮灯会”以“空间类”进行申报,但是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现在申报类别变得扑朔迷离。
专家建议秦淮灯会以民俗类申报
2006年,“秦淮灯会”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申报类别是“民俗”。2008年,“秦淮灯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类别是“手工类”。现在,“秦淮灯会”又要先行一步,从“国家非遗”向“世界非遗”目标努力。
申报“世界非遗”是一项规则复杂、时间很长的工作,类别也至关重要。据了解,最初,秦淮区想以“空间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申报,此前全球都没有先例。所谓文化空间类,是指按照民俗传统,在确定时间和固定场所举行的大型综合性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但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则建议以“民俗类”来申报,这样可以在保护的规范化、秩序化和科学化上做大量工作,按照申报文本的保护计划来扎实打好基础。他曾参与过云锦申遗工作、有着丰富实战经验。为此,秦淮区文化局局长还建军坦言,现在申报类别还确定不下来,计划年内邀请专家来研讨,确定最合适的申报类别。
申请世遗一般需要5到10年
还建军说,去年开始编制了5年申报工作规划,编制、完善秦淮灯会保护规划,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秦淮灯会实物和资料,公开征集秦淮灯会文史、图片、实物资料。
“今年是申报启动年。”还建军介绍说,2013年是申报推进年。相关部门将结合门东、门西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建设,规划、启动秦淮灯会博物馆建设。同时,加大传承基地建设,广泛开展传承活动,扩大秦淮灯会的影响力,并正式向国家提交申报。
2014年是申报深化年。相关部门将完成秦淮灯会博物馆建设,修改、完善秦淮灯会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本,充实、完善相关影像申报资料。2015年就是申遗年。相关部门将组织秦淮灯会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签名活动,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申遗工作中;同时广泛开展秦淮灯会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工作,全力冲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建军表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光申报资料就需中、英、法等四种文字,一般需要5至10年才能成功。南京云锦走过了8年漫长申遗路,终于圆梦“世遗”,秦淮灯会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难度大,但秦淮人有信心。
本报记者 徐 兢
链接
秦淮灯会始于三国时期
秦淮灯会亦称夫子庙灯会,早期被称为金陵灯会,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南京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并有“秦淮为彩甲天下”的美名。
秦淮灯会相传最早始于三国东吴时的节庆、欢乐喜庆等重要场合的张灯结彩。东晋、南朝时期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达官贵族和豪门名士,每到元宵节,他们也效仿宫廷,张灯结彩。
唐代开始元宵节灯会正式成为民间习俗,张灯时间由元宵一夜扩充到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共三夜,并取消这期间的宵禁。
北宋时期,元宵节张灯时间增加了正月十七、正月十八累计五夜。其间还出现了在彩灯上书写谜语的“灯谜”习俗。1034年,夫子庙地区的灯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元宵节张灯时间又延长为十夜,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秦淮灯会进入到发展高潮。
现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南京夫子庙举办的大型灯彩展览会,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6届,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之一。元宵节是金陵灯会的观灯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