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方韩之争引网友关注 期待提高中国舆论质量

2012年02月10日 14:24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李雪萌

  《牡丹亭》中,杜丽娘唱道:“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天然”是个好东西。龙年第一场文化论争是什么?是韩寒与方舟子的“天然”与“人造”之争。在文化娱乐圈,这种可以被笼统归于“名誉侵害”之争的案例很常见,就在记者发稿当日,法院还刚刚判决了一桩——— 范冰冰赢得“同居案”“私奔案”,被告方

  需向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某某万元。大家对这类你造我谣言、我告你侵权的事早已司空见惯,顶多一笑了之。为什么“方韩之争”能

  够引起这么多人的持续关注,并引起一种文化界、出版界、医学界、民间评论界乃至娱乐圈等多种界别的普遍参与?盖因这是一场“雅战”,它所彰显的,除了被韩寒称作是作家底线的写作者尊严问题之外,还有更多的公权批评、舆论多元、真实写作、“公知”榜样等等更高层次的意义。

  对于这样一场正在进行的没有剧本的戏剧化事件,其最终走向未明,但最终的结果也许并不重要,即便走进了法律程序,而法院最终的判定也不能证明一方的完胜和另一方的完败。这是一场笔墨官司、口水官司,我们唯一希望的,就是公众的理解力与判断力能通过这场“官司”得到进步与提升。它体现了发生自民间的舆论震荡与思想震荡,是持不同思想观念者的一场网络交锋。通过众多参与者的发言表态,则可窥探当前社会思想状况之一斑。某种意义上,这场“雅战”的价值或许不亚于上世纪

  90年代初的那场人文精神大讨论。

  龙年第一场文化论争:突然爆发的全国性争论,是网民又一场舆论狂欢,还是严肃的学术批判?

  想梳理这场论争的脉络十分简单,因为它到今天也不过25天的时间。

  1月15日,一位只在IT界小有名气的“互联网IT博客作者”(其新浪微博认证身份)麦田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的长篇博文,以“独家、确凿的事实”,揭示了“一个从不读书的年轻人却以文立身,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背后的“人造”“真相”。该文有图有真相,有表格有数据,有考据有分析,称其当初的获奖作文、博文、小说等创作多由团队代笔,从头到尾展示了辍学生韩寒怎样被包装成一位青年思想领袖的过程。

  16日凌晨,韩寒发博客回应,称自己“出道十多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否认有任何团队或个人为其代笔,并悬赏2000万奖励任何人提供“策划团队”或代笔者的证据,如属实将就此封笔,“赠送给举报人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

  16日深夜,演员范冰冰表示愿意追加2000万赞助韩寒的悬赏。同日,出版人路金波、韩父韩仁均都发博文回应麦田的质疑。

  18日,学者、科普作家(新浪微博认证身份)、知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发表博文,加入质疑团队。同日,韩寒再度回应,对麦、方的质疑进行回答。此时麦田发布向韩寒的道歉博文,删除最初的文章。而方舟子表示,麦田的致歉与己无关,将继续质疑。25日,韩寒展示“近千页”手稿,力证“亲自”创作。

  期间,方舟子以平均每日一篇 博文、多篇 微博的速度,持续对韩寒进行“文学批评”与“医学分析”。

  27日,韩父子同时发布多篇博文与微博,展示各自作品及有关介绍。29日,韩寒发布《我写下的这些都可以成为呈堂证供》,再次全面回应各种质疑。与此同时,方舟子仍然在不紧不慢地陆续发布博文,从多个角度列举多项“证据”证明韩寒的文章、尤其是早期文章均是由其父“代笔”。

  2月3日,韩寒发布博文,宣布“就此收笔”,同时向上海普陀区人民法院提起对方舟子名誉侵权的民事诉讼。

  6日,韩氏父子再次向金山区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要求对方舟子的侵权责任进行立案调查。而方舟子早在1月29日就对此表示:“我对署名韩寒的文章的分析、质疑、批评,属于言论自由和学术批评,不涉及侵犯名誉权。并表示“法院的判决结果不论是否对我有利,我不认为会影响到我的分析结论是否成立。”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民的舆论狂欢层出不穷。有人将方韩之争视为又一场集体娱乐事件,有的媒体直接将这一报道划进“娱乐乐翻天”的板块;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能够窥探目前我们从文学创作到思想发展等各方面的社会学意义的文化交锋,认为这场讨论在知识层面上或许比较肤浅,但依然无法遮蔽其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意义。

  成为公众的焦点有自身的理由,有可能构成中国舆论多元化的新里程碑,同时显现着中国社会对保护名誉权重要性的不断觉醒;方、韩“都有才气、都有脾气”

  翻开各家报纸的文化乃至娱乐版面,方韩之争都成了近段时期以来报道关注的主要对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文化学者张颐武表示,这场论争成为公众和媒体的焦点有其自身的理由,近年来公众人物、企业和社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全社会的焦点,不少公众人物经过质疑而迅速倒掉。而中国社会近年的总体趋势是对于公众人物的道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现在舆论监督的关键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上,而这次处于争议中心的是一直为视为80后的代表人物、几乎总是在对于传统的公众人物提出质疑的韩寒,确实引发了更为复杂的状况。”

  在以往思想论争中,话语权基本由学院精英知识分子掌握,而这次网上论战则呈现出去中心化、多元化、草根性等特征。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什么身份,不管身处国内还是海外,人人都可以对此表示自己的态度与观点。这就彰显了一个事实:随着网络兴起,特别是微博成为新兴话语平台,知识精英主导思想性讨论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人人都可以发表评论,思想的碰撞与交锋更呈现出多元与丰富,引起的思考也就更加全面而深入。

  正如有专家撰文所言:中国舆论多元化是从批评公权力开始的。韩寒这样“神话”一般的意见领袖迟早遭到质疑是注定了的。在任何言论开放的国家,这个过程都会到来,从宏观意义上说,这是社会防止出现“绝对舆论权威”的免疫性条件反射。中国最著名的“质疑者”受到了一次被质疑的洗礼,这是舆论多元化的真谛。这件事还能让人看到另一个方面的积极意义,那就是中国社会对保护名誉权重要性的不断觉醒。

  而对论争的双方本身,意义或许并没有多么重大。有网友表示,在动荡浮躁的大时代和无可约束的公权力面前,方舟子和韩寒两个都只是普通人,“都有点才气,都有点脾气”。即便是被拉下“七门功课不及格仍然能够成功”的神坛,韩寒依然是一个优秀的赛车手;即便被法院判定败诉,方舟子依然是国内目前最著名的“打假者”,即使不是每个目标都正确,但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工科的思维能否对照文学的创作?“代笔”的质疑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方舟子的存在对文坛和作家都是一种警示

  微博上有个段子说:韩寒误读了方舟子的心,而方舟子误以为他的心韩寒应该明白——— 唉,这场架的剧本莫非是琼瑶写的?

  方舟子是生物化学博士,他之前的打假对象也都更偏重于理工科学的范畴。对于这次论争,很多人认为方“选错了靶子”。简言之就是,用理性的思维来分析推理文学创造性的、感性的思维是否合适?

  即便是支持方舟子质疑行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迄今方的文章仍然停留在“不可能”、“不会”、“不像”的层面,几乎全部“证据”都是逻辑推理与字面分析,就像当年的“莫须有”三字,难以服天下众。也正是这一点最为韩寒的粉丝所不屑,甚至有人模仿方的方法论炮制了一篇《质疑鲁迅》对其进行嘲讽。

  应用心理学者赵昱鲲表示,方舟子在对韩寒的质疑中多次坠入“草率结论”的陷阱,自以为是地推断出别人的动机、想法。“方舟子本身没有任何利益驱动,他的动机可能是他对打假的执着。”他认为方韩二人以及双方的粉丝都选择了“聚焦眼”,即有意无意地只注意一部分事实,而认为其他事实不重要,即“只看得见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看不见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张颐武同样认为,这次引发的争议其实是一个难以有最后定论的议题———“代笔”。张颐武表示,对于“代笔”的质疑并没有作为法律上证据的可能,只能基于逻辑的推断,只能在于通过一系列的逻辑的推理尝试论证作者“不可能”创作这些作品。但作者本人和有关各方也完全有权坚守立场,无需辩论就坚定地坚持著作权,作者一方根本不需要论证这些作品有作者写出的“可能”就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从这一点上看,质疑不可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和后果,除非出现关键性的证据和证人,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质疑既不可能‘证实’也不可能‘证伪’。”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年作家房伟博士的态度似乎更为中肯。他认为,方舟子的存在对文坛和学术都是好事,尽管他可能有些偏执,采取的方法与得出的判断不一定准确,但真理越辩越明,他的存在本身对文坛道德来说是一种警示。对韩寒来说,对他的质疑或许一直都在私下存在,这次方舟子将其公开出来,无论如何对韩寒都是一种洗礼,即使最后证明没有,也是一种澄清和宣传。

  房伟说,现在作家和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学被过度消费、成为市场的附属是现实存在,即使韩寒没有,其他作家也一定有。方舟子的这次“打假”无疑是对这一现象的冲击与批判。即使他不完全对,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辍学生到“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韩寒是否是“当代鲁迅”?为什么一个年轻人被寄予了不可承受的重望?

  在很多人看来,韩寒的成名道路的确充满传奇。面对这种传奇,有的人可能由此心生崇拜,从而诞生一个偶像;有的人则会心生怀疑,质疑其可行性的程度。

  在一个缺少“公知”的社会中,年轻的韩寒逐渐成为意见领袖,他的博客浏览量超过五亿,甚至仅有一个字“喂”的微博,也能引来上万条评论。

  对相信奇迹的人来说,从一个辍学生到成功的作家、青年意见领袖确实是一件令人激动的故事。但客观来说,他的“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绝不是良性的学习理念。多门科目不及格,尤其是其中包括语文的情况下,能够一举拿下作文大赛一等奖不能不令人生疑。而事实是当时的比赛确实为他一个人改变了规则。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韩寒的成长之路,不得不承认方舟子的质疑有其合理之处。

  韩寒被梁文道称为“当代鲁迅”,但是这个“鲁迅”却宣称“18岁以后已经不再读任何书”。他不是一个可以被学习的榜样,而他自己也正以这种叛逆和不守规则作为标签。韩寒是不是当代的鲁迅?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事实已经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他的言论已经深深嵌入到了诸多公共事件当中,的确成为一个“意见领袖”。韩寒因其影响力之大被附加着过多的寄望。一些知识分子或公开或私下地肯定韩寒,指出韩寒的影响力大于众多体制内学者的合力。这一现象的潜台词是,一些学者正在悄声无息地滑入失语状态,当然,其中永远不乏站起来振臂一呼者,但已经远远不及韩寒的莞尔一笑、甚至插科打诨那样吸引眼球。当一个人在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的时候,我们有理由怀疑,如果不是大众的判断力和趣味出了问题,就是这个时代出了毛病。韩寒能够逐渐走向神坛,正暴露了我们的自私与懦弱。

  通过论争本身,我们则看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韩寒:他的表现与大家所期望的“韩寒”反差太大,其潇洒倜傥、其恣意嘲骂之风皆无,无论悬赏,还是诉讼,皆非韩氏风格。因为无论麦田还是方舟子,他们的“质疑”都不足以致命。假如是过去那个韩寒,其自信、傲慢、诡谲、嬉笑乃至自嘲,都会在无形中令对手销声匿迹。作为一名“公知”,他之前最看不起体制,如今却因一点小纷争去求助于体制,只能让人看到一种慌乱与前后不一。

  无论结局如何,去掉“神晕”的韩寒才是真正的韩寒;二人完胜的机会都是零,希望这场争论可以提高中国舆论质疑的质量

  有专家表示,这场论争至少给我们带来两方面的借鉴与思考:一是这场论战中,无论是方舟子,还是韩寒,本来都可以表现得更加理性一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双方的表现无法令人满意。“以理服人”本来是最简单的道理,是思想论争的基本方法,却还离我们很远。

  二是,这场论战,若论成败,为时尚早。但毫无疑问的是:韩寒的神话色彩将会淡去。这位年轻的作家,此前一直有意无意地给人以神秘感,甚至因此被崇拜者神化。经过此次论战,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韩寒。在受到攻击时,他也会手足无措,也会疲于应付。无论案件结局如何,去掉“神晕”的韩寒才是一个真实的韩寒。期待摆脱神茧的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继续证明自己的实力。《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这场大辩论留下的财富属于中国公众,无论方舟子还是韩寒,“获得完胜的机会都是零”。两人都是著名的公众人物,当中国在思想和舆论层面需要很多厘清的时候,他们应当有各自不令人失望的表现,他们都不应为战胜对方而不择手段,给社会树立坏的榜样。中国舆论质疑的质量亟待提高,这次大争论为强制这种提高创造了机会。让我们别放弃这个机会。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