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谈《永不磨灭的番号》:艺术大众化和战争庸俗化

2012年02月13日 13:4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肖复兴

  眼下的电视剧,谍战片、战争片和生活片,并称三雄。其中战争片,特别是描写6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因为和历史相隔并不遥远,和人们的情感更为呼应,赢得不少热血观众的喜爱。前不久热播的《永不磨灭的番号》,收获不俗的收视率,受到不少观众的欢迎,却没见对它有认真的批评。.

  《永不磨灭的番号》让我想起曾经热播过的另一部电视剧 《生死线》,其中剧情起伏跌宕,演员表演出色,都是人们喜欢它的原因。只不过,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些传统评书和后现代喜剧的元素,为残酷的战争抹上了一些谐谑的色彩,更期冀创出新意,将战争片拍得有别于前辈而与众不同,以此更吸引年轻人。

  当然,这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其中对于战争的描写和态度,值得思考。这两部电视剧创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对战争的理解和认知的思路基本是相同的。日本军人的力量弱不可击,牵线木偶一样,可以被编导者任意玩弄于股掌之间;李大本事和《生死线》中的“四道风”等几位草根英雄的作用,可以被放大和夸大,这些散兵游勇式的英雄,成为了抗战时代的“水浒好汉”,使用三国年代曾经用过的老计谋(比如“草船借箭”一般用草靶子迷惑日军以为是日军俘虏,从而轻而易举地交换回来我们的人马)。如此,敌人是愚蠢透顶,我们则几乎刀枪不入,百战不死,在战火硝烟之中游龙戏凤,无所不能。不仅如此,我们还能死水微澜,在刀光剑影映射下,将爱情恋得花开月融,将传统戏中英雄与美女戏演绎得风生水起。

  这样的电视剧,好看倒是好看了,却使得我们无法真正地接近历史中那场抗日战争的真相,因为按照这样的电视剧的描写,敌人是如此的愚不可及,不堪一击,艰苦的八年抗战根本无需那么久的时间,一些草莽英雄完全可以代替共军与国军那些惨烈悲壮的战斗和牺牲。

  英雄主义永远是战争之中值得描摹和歌颂的。只是这样电视剧中所展示的英雄史观,显得简单、表面,而随心所欲。为了突出英雄出神入化的作用,不惜弱化敌人的力量,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如此的英雄史观,异化了那场战争,让那场战争变得离真实越来越远,越来越似是而非。

  指出这一点,对于离那场战争历史越来越远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是重要的。因为我们中国的大众似乎天生就愿意和历史亲近,有着浓重的历史情结。历史上,戏曲和话本小说就是一般大众的历史课本,民国以来,大众一般是从蔡东藩的历史演义和连阔如的评书等大众文化传播形式中,了解历史和关心历史的。如今,传播方式变了,进入了多媒体时代,电视剧便成为了大众文化通俗流行的形式,受众面最广泛的载体。人们特别是大多数年轻人,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剧来了解和认知历史的,并通过这样热播的电视剧,借助历史浇注胸中块垒而指点江山的内心诉求,甚至无形中传播给下一代,误以为历史就是那样子,战争中他们的先辈就是那样子。

  因此,即使《永不磨灭的番号》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指出这一点,应该是十分必要的。而不少无法和《永不磨灭的番号》相提并论,完全是粗制滥造随心所欲的战争片,无疑更是将历史江湖化,将战争游戏化;将英雄神化,将战争庸俗化;更容易将历史矮化,将战争漫画化。

  那场抗日战争离开我们已经六十多年。时过境迁之后,拍摄关于那场对于我们民族刻骨铭心的影视剧,是战后的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人。这让我想起俄罗斯卫国战争之后的第三代或第四代对于那场战争的艺术创作,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方尖碑》到《活着并且要记住》等一批层出不穷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差距,因为我们更愿意从好看处用力,而忽略了人家的对战争中历史和人性更深层的追问和剖析。人家走的是从外部到里面的路,我们走的是从里面到外部的路。我们愿意走就戏编戏的戏路,在戏表面的好看上做文章,而忽略了戏剧元素中“戏”的成分,不仅仅属于技术主义,更属于对于历史与人性的思想的深度和纬度。除了好看之外,更要深思。除了吸引人的眼球之外,更要触动人的内心。而不是把那场战争中英雄与民众流的血,仅仅浇灌出荧屏上一些貌似鲜艳好看的假花。

  记得以前北京大栅栏里的三庆戏院的戏台上曾经有这样一副抱柱联:“假象写真情,邪正忠奸,试看循环之理;今时传古事,衣冠粉黛,共貽色相于斯”。这里所说的“循环之理”,即其醒世作用;“色相于斯”,即其娱乐功能。这是古代艺人编戏演戏的伦理准则,至今依然有着借鉴的意义。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无论从哪一个年代,大众历来是把历史当成故事来读,当成戏来看的。戏和历史,是大众互读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艺术工作者来说,便尤其需要不仅仅重视历史大众化中 “色相于斯”的一面,更要重视强调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即“循环之理”这一面。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