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情人节是否“出轨节”? 私家侦探承认当天业务多

2012年02月14日 1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2月14日情人节,北京西单商业区文化广场,青年情侣怀抱玫瑰叫卖。中新社记者 邹宪 摄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张中江) 情人节前夕的“反出轨广告”最近引发热议。有私家侦探表示,情人节期间调查婚外情的业务确有上升。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则认为,没有多少人过这个节,中国大多数人对婚外情是坚决谴责的。

  受商家热捧的情人节再次来临。种种甜蜜、浪漫的宣传语中,来自河北的500多块“反出轨广告”尤为醒目,也成为今年抵制情人节浪潮中最受关注的一条新闻。

  据该活动负责人介绍,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然而近几年在少数人身上变了味,成了婚外情的高发日,导致夫妻反目、家庭破裂,被网友戏称为“出轨节”。此次活动旨在呼吁更多市民一起抵制色情,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让家庭和谐。

  来自西方的情人节是否果真成了“出轨节”?有关情人节的种种热议,又是否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婚姻道德观念方面的转变?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反色情网负责人、社会学家以及婚姻调查公司等。

  反色情网负责人:婚外情现象已很严重

  “反出轨”的广告投放之后,迅速引发热议,其中不乏质疑声音。有评论就认为,“道德说教不必太极端” 。其他类似“哗众取宠” 、“耸人听闻”的说法也不少见。

  对于上述种种不同的声音,反色情网负责人夏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这很正常”。她想反问质疑者:“我们为什么啊?我们图名还是图利了?”

  夏昕表示,当下社会的婚外恋情况已经很严重。投放这些公益广告是出于教育目的,就是想唤醒人们。她并不讳言选择情人节这个日期,是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目的。从活动反馈看,也确实达到了预定效果。

  大量投放广告,这笔资金数目是多少,从何而来?夏昕回答说,所需经费全部来自网站的义工、志愿者,而且都是自发的,没对社会发出倡议。总共花了8万元左右,广告商也给予了优惠。

  私家侦探:情人节业务是比较多

  伴随婚外情问题而生的,还有大量开展婚姻调查服务的公司,也就是一般人理解的“私家侦探”。记者也就情人节出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一家商务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情人节当天的婚姻调查业务较平时是会有所上升。中国人比较看重情人节跟谁过,客户也有在这一天“抓现行”、取证的要求。

  他介绍说,除了情人节,2月份这方面的业务量并不高,发生婚外情的概率也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恰逢春节期间,很多老家在外地的人还没回京,工作、业务往来还没有开始。而业务关系,正是不少婚外情的诱因。

  他说,从近几年的趋势看,婚外情的发生比例比以前有所上升。女人结婚后和“小三”斗争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公司的客户,则多为30到40岁之间的女性。

  “出轨”已成中国人常态?李银河:没多少人过情人节

  情人节出轨是否已成中国人的常态?李银河表示,自己之前并没有听说过反色情网的新闻。因为没有做过调查,所以从统计上也没法说多少人出轨,多少人和自己的丈夫过节。

  李银河对情人节变“出轨节”的说法并不认同。“过这个节的人就不多。中国人(过情人节的)大概有百分之十没有?”她这样说。

  在她看来,好多人过情人节,也都是和男女朋友、妻子丈夫过,而不是跟情人、第三者过的。“这么敏感的情人节跟别人过,老婆能干么?”李银河笑着说。

  当下中国人对待婚外情是怎样的态度?“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去年底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婚恋观念与方式调查报告”显示:人们对“婚外恋”所持的看法越来越倾向于中立,有高达4成的受访者对婚外恋持宽容态度。 

  对“4成人”这个比例,李银河表示从感觉上不是特别可信。她说,婚外恋、婚外性行为是违反婚约的,完全是违反婚姻道德的。自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做调查的时候,被调查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坚决反对的。西方国家的人,也绝大多数反对婚外情。中国根本不可能有百分之四十的人赞成婚外恋。

  不过,李银河也承认,婚外性行为增加的幅度可能也相当大。这个比例肯定是升高了,但中国可能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外百分之四十的人有过一次婚外性行为的比例。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李银河还曾表示,中国大多数人对婚外情是坚决谴责的。中国男人有一种“皇帝情结”,把多搞女人当做成功的一个指标。其实这是很腐朽的传统,很恶心的观念。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