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开农民工博物馆 20封打工情侣情书朴实感人
展馆正进行装修准备 目前已成功征集85件展品
广州(中国)农民工博物馆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馆,目前正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展品,共征集了大事记、器物、证书、书信、书籍、书法、歌曲、图片等各类展品85件。
文/记者文远竹 图/记者庄小龙
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钟丽英介绍,目前正在加紧健全市农民工博物馆展品征集专责组和下设的办公室、各展品征集工作小组,从市各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全面启动展品征集工作。并将在近期召开全市展品征集动员大会,形成各地区、各方面和各层次全面投入和积极捐献、找寻展品的机制和社会氛围。
据悉,从目前到5月25日是集中征集阶段,此后转由白云区政府继续做好农民工博物馆展品日常征集管理后续工作。在征集过程中,将建立展品征集周报制度、通报制度和问责制度,对于展品征集不力的区(县级市)和有关单位报请市政府予以通报问责,追究单位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设立展品征集组织奖和捐献奖,表彰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生活用品、图片都是展品
展品征集范围较广,反映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颁布以来,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农民工劳务输出、输入地,特别是广东省、广州市的农民工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各种展品和文献资料。
征集品种包括农民工大事记,农民工人物记,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农民工生活、工作、学习服务管理活动情况的图片、影视资料、标志性物品等,农民工所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学习用品,体现农民工生产、生活、成长变化的图片、影视资料、图书等,反映农民工地位、作用、贡献和重大事件的图片、文献资料、字画、手稿、影像及标志性物品,反映农民工在广州工作学习后,在广州或其他地方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反映农民工在广州生活经历人生轨迹的人和事,反映在广州工作的农民工帮助其家庭和家乡改变面貌的轨迹的资料、图片和物品,农民工中先进、典型、成功人物的口述历史等。
展品征集范围涵盖全国
征集范围不局限于广州市和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还包括外省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的一些物品和资料。征集方式除了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中展开有组织的征集外,也鼓励社会上展品、文献持有者自愿与白云区联系,商定具体办理方式后,按规定移交白云区指定的仓库管理。
实物展品分为无偿捐赠和有偿收集两种形式。对无偿捐赠文物、文献的单位和个人,博物馆将颁发入藏证书和荣誉证书。捐赠的展品、文献等被用于陈列展览时,均标明捐赠者姓名。对有偿收集的展品、文献,博物馆按照专家意见和双方商定的价款办理相关手续并出具入藏证书。展品、文献持有者如无法提供原件,也可提供照片或复印件。有价展品经白云区请展品、文献鉴定专家分别对拟征集品进行鉴定和定价,再根据财评定价结果及展品、文献持有者的意愿,办理展品、文献的捐赠、奖励或者补偿等相关手续。
1994年月工资
收入990.67元
记者在展品中找到了一对农民工夫妻从1994年到2000年的工资条。这对夫妻名叫石惠忠和唐金莲,都是广东连南县人。一张1994年由广州市劳动局颁发的“广州市外来人员临时务工许可证”显示,唐金莲那一年才20岁,她当时在广东澳联玻璃有限公司打工。1994年的一张工资条显示,唐金莲一个月的工资总收入是990.67元,其中基本工资540元,加班共16个小时,加班工资90.87元,奖金130元,岗位津贴135元,补贴95元。而到了2000年底,唐金莲和她丈夫的工资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增长,而且还有了养老保险这一项新的项目。
重庆打工妹南雄打工仔
情书演绎“山楂树之恋”
记者在仓库里翻阅已经征集到的80多份农民工博物馆展品,感到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些展品中有20多封重庆万县籍打工妹与韶关南雄籍打工仔的情书让记者眼前为之一亮。情书的作者是一名当时只有18岁的名叫贾桂琼的重庆妹子和她的客家人男朋友张小泉。情书的笔迹虽然歪歪扭扭,但却是非常朴实,显得情真意切。
这些情书写于1994年,那是贾桂琼只身一人从重庆万县云阳镇来广州白云区罗冲围利工民制衣厂打工的第二个年头。记者翻阅情书,发现绝大多数都是贾桂琼给张小泉的回信。“他当年写给我的信好多现在都不见了,但是我写给他的信他几乎每一封都留着。”贾桂琼对记者说这番话时,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她告诉记者说,她跟张小泉都是利工民制衣厂的工友,她刚进厂就认识张小泉了。
记者注意到20多封情书并不是两地书,信封上的邮戳都是广州市。贾桂琼有点羞涩地跟记者讲述起当年那段“山楂树之恋”一般的纯真爱情故事:“是他主动追的我,追了我半年多。后来我们分开了,大家都换了很多工作。我去过海珠区中大附近的制衣厂,还有电子厂和渔具厂。那时候没有手机,他就给我写信,一个星期要写两封。我也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宿舍给他回信,有时为了不让同事发现,我还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写。当时每天下班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厂门口传达室的信箱看有没有他给我写的信。那是我一天最开心的时刻!而其他同事却很少收到信的,我这么多信让同事都很忌妒呢。”听目前已经是一位13岁小孩母亲的贾桂琼娓娓道来那些尘封的青涩往事,记者感动不已。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一天,对贾桂琼和张小泉这一对农民工来说,是令他们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登记结婚了。后来的日子,他们俩在广州和佛山等地的工厂里奔波、打工,艰辛地养家糊口,但也是幸福地生活着。现在他们俩在离广州金沙洲一河之隔的佛山南海里水买了房供楼,小孩在里水一所中学上初一。
情人节那天晚上记者有关农民工博物馆展品的采访结束后,在回报社的公交车上,记者收到贾桂琼发来的一条短信:“真的谢谢你,我很开心。如果能有一个窗口是属于我的,那真是我的荣幸,打扰你了,愿你工作顺利,向前进。”记者这时正在用手机听音乐,里面正好放出一首歌:《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白天是农民工博物馆
晚上成农民工文化馆
据白云区政府负责人介绍,农民工博物馆已选址白云区黄石街马务村村委会对面的固有建筑物,目前正在进行外观改建设计装修方案的准备工作。据介绍,建好后的农民工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白天是博物馆,晚上是农民工文化活动场所。
农民工博物馆4800平方米用于4个展厅、1个图书馆和其他功能展厅,1300平方米用于办公室和生活场所。近日将完成建筑物外观的设计方案,并尽快进行评审。
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在前天由她主持召开的农民工博物馆展品征集工作办公会上指出,农民工博物馆的建设已经征集了专家学者的意见,下一步要尽快召开农民工代表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相关人员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