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看李敖形成狂傲性格 称内地60后崇尚虚无
对话香港才子马家辉
1963年生的文化中年
有江湖味有书生气
本报记者 屠晨昕
马家辉是那种你第一眼看过去,就能准确地给他贴上“香港人”标签的有文化的老帅哥。这位普通话说得很溜的“贱嘴马”,身上既有江湖味,又有书生气。
梁文道在内地大名鼎鼎,事实上在香港这块地头上,马家辉和梁文道的人气有一拼。刚读大学不久,他就以一本《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令李敖刮目相待,将这位后生视为挚友。
如今,“小马哥”跻身集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于一身,无论严肃或娱乐,两道通吃。他时常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露脸,去年还主持脱口秀《香港e道》。2010年,他更是被评上“年度深圳香港意见领袖”,
在众多的身份头衔中,马家辉自己最看重的是“作家”。他成为了最近市面上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书《对照记@1963》的始作俑者。
书中,出生于1963的马家辉与台北作家杨照、深圳资深媒体人胡洪侠,以50年来最常用的30个日常词汇,共同书写“公共话题中的私人记忆”,从初恋、青春欲望到成长记事,从孔子、耶稣、三毛到女教师、女同学,再到火车、电车、求职、天安门……在互相对照中折射出沧桑变化。
近期,《对照记@1963》的三个版本分别于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齐头亮相。2月12日,三联书店还为此书办了场“新书剧场秀”,三人走上舞台,亲身演绎书中桥段。
成书之后接受记者专访,见多识广的“小马哥”向记者透露了他对内地60后文化中年的印象——许多人崇尚虚无,然而心中依然有愤怒,嘴上依然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