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雕塑家30多件作品讲述党史 想为他们找个家

2012年02月20日 13:5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王洪亮创作了30多件红色题材雕塑作品(1 /1张)      

     凝聚11年心血的30多件红色雕塑分散寄放于多个厂房———

  自从2001年为中华世纪坛创作浮雕作品——《开国大典》,清华美院雕塑家王洪亮11年来的心血,凝结成30多件红色题材雕塑作品。但由于体积庞大,他为这些雕塑特意翻制的备份作品,目前只能“委屈”地分散寄放在五六个厂房。为这些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寻找一处合适的场所呈现给公众,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30多件雕塑讲述党史

  王洪亮教授在清华大学的办公室,既是工作室,又是半个家。房间里陈列的一个个不起眼的小雕塑,经过反复修改、脱胎换骨,成就了动辄三四米高、几十米长的巨幅作品。“记录党的历史,可以用笔写文章、画画,也可以用刀、用双手做雕塑。”他创作的对象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新中国意义非凡的重要政治人物。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30多件雕塑一字排开,仿佛一段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为山西八路军纪念馆创造的群雕《狼牙山五壮士》、为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创作的70多平方米的浮雕《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作的《他们从南昌起义走来》……如今,他的十多件作品已经展示在全国各地的纪念馆里。

  ■耗费精力体力完成每件作品

  “雕塑是造型艺术领域的‘重体力活’,他每完成一件作品,身体就会不同程度受损。”王洪亮的付出,让同样在清华美院担任教授、多年从事绘画艺术的爱人孙玉敏说起来就心疼。

  如今展示在中华世纪坛里的《开国大典》,前后耗时三年。王洪亮在破旧大厂房里,忍受着冬天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用双手捂软已冻出冰碴的雕塑泥,以至于留下了风湿病。可是一面对雕塑,王洪亮就忘了困、忘了饿、忘了危险。为徐向前纪念馆创作八米高的浮雕时,已年届花甲的他,每天在两层楼高的梯子上爬上爬下,两次从梯子上摔下来。可有时委托方已经非常满意的半成品,他只要发现有不如意的地方,甚至会反复四次推倒重来。

  ■希望找到长期陈列空间

  去年建党九十周年,王洪亮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展览结束后,他把观众的留言特意复印下来保存。“有一条三行字的留言,三种不同的字体,一家三口每个人一句话。7岁的孩子也被这些厚重的历史所震撼,用汉字和拼音写出‘中国共产党万岁’。”他说。“我们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对民族、对国家的感情格外深厚。我不需要表扬,而是凭良心做事,这是一个艺术家对历史、对国家的责任。”

  他发现,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所用雕塑作品展示中国历史的陈列展馆,所以在做历史题材雕塑时,将每一件雕塑都自费翻制一个备份,争取把这一系列历史题材雕塑作品集中起来长期陈列展出,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教育基地。一处面积2000平方米、两三层楼高的空间,才有可能容纳下他的全部作品。

  王洪亮说,自己特别享受金属工具敲打在石头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以及在这美妙声音的伴奏下,诞生艺术作品的过程,“花心血把真情实感和理解通过技能表现出来,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就是做出了这么一批东西。”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