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成道德建设“局内人” 正面报道一样有人看
媒体应成为道德建设“局内人”
有人说,媒体是社会的裁判员,对社会的各种道德现象进行评判。其实不止。媒体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层面,不仅是裁判员,而且是运动员。尤其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媒体更应当肩负凝聚共识、引领风尚的责任。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把社会责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感受到了光明和温暖
去年11月以来,各媒体纷纷开设道德专栏,制作道德专题、专页,在全社会营造了浓郁的道德氛围。人民日报的专栏名为“暖流”,“开栏的话”中说,“希望用善的目光,去挖掘身边的真和美,让和谐的暖流浸润你我的心灵。 ”新华社的专栏名为 “道德视点”,其主旨是“聚焦平凡人身上的道德闪光点,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彰显道德力量和光辉”。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均在显著版面和重点时段开设相关专栏,均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参与意识。
这是一次集体自觉。许多老百姓感觉到了,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道德好人,太多的平凡小善,给了我们太多的感触,“还是好人多”、“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光明和温暖”。应该说,这不是中国社会道德一下子“好转”了,而是主流一直是好的,只是我们现在更多感受到了。媒体的主动目光拓展,也成了道德建设的积极力量。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这是国内媒体第一次以“感动中国”为主题评选年度人物。十年弹指一挥间,“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到现在,“感动中国”已经不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命名,而是我们热切吟诵的“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说:当“感动中国”的奖杯颁发给获奖者时,其实代表的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同时对我们还是一种提醒:我们该怎样去做,我们还在信奉什么,我们还在尊重什么。“感动中国”获奖人物的事迹告诉人们,可以用坚持的方式、正义的力量、道德的自觉去感动社会。
面对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光荣使命,媒体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不可或缺的责任。
对感动中国人物来说,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也许就是他们的精神得到了薪火相传,他们的愿望得到实现。而这些,正是媒体一直以来的努力。
社会舆论对道德进步和道德感受产生直接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向上的道德是“夸”出来的,良好社会风气是弘扬出来的。舆论责无旁贷应该讴歌温暖,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和激发公民的救助意识。不弘扬、不传播,好风气就不可能在社会传播开来。
正面报道一样有人看
媒体当然具有双重功能,既是冷静的观察者,如实记录,如实评说;又是热情的建设者,聚集社会温暖,传递社会温度。
负面报道固然有些轰动效应,让一些市场化的媒体吸引了社会眼球。但辩证去看,如果只去挖掘“阴暗面”,对主流的社会道德视而不见,背离社会真实,让人们觉得社会一团灰暗,甚至让人灰心丧气,媒体也会失去发展的良好土壤。
个别媒体从业者认为,“正面报道没人看”,这其实是一种短视,是非常错误的判断,要知道,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善美。你没有打动人心,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去体悟。不让自己的心和社会的脉搏一起跳动,你所掌握的,永远只是“生病的皮毛”。
作为时代的望者和社会良知的守护者,这些年来,媒体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在反映群众诉求、揭露不端行为、还原事件真相、促进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成为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媒体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不管是党报党刊,还是都市媒体,要健康成长壮大,都需要宽松宽容的环境,也都离不开“自我观照”的觉悟,“辨别真伪善恶美丑需当旁观者,事关国家社会群众不做局外人”。不断树立媒体的“角色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
社会的前行,就是一条河。激浊扬清的目的不是为了搅浑一河之水,而是为了让河流更加清澈。针砭时弊,对媒体来说非常重要,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本身就是社会前行的力量。
有一些媒体人非常喜欢为揭露而揭露,通过这些事来吸引眼球。假丑恶的确要揭露,但是你更要深挖出社会原因,要把它做透,而不要变成假丑恶的展示。
我们真的不要忘了,揭露假丑恶目的也是为了弘扬真善美。
去年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的“眼力”得到普遍的锻炼,他们发现,鲜活的新闻背后是鲜活的人,太多的民间道德暖流一直在我们身边涌动,而以前,“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
媒体报道应肩负起应有的道德责任,而不能陷入无休无止的眼球争夺战中,要做好报道的平衡与取舍。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不报道就传播不开,不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公众就会被其他负面报道牵着鼻子走。
向“小人物”致敬
与各大主流媒体评选出的 “几大”感动人物不同,网络媒体这几年一直通过网友之手,评选出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一些普通人,用微小的力量坚守着道德的高标准。他们的行为可能隐没在迅速的资讯洪流之中,有的更是刻意隐藏起来,即使被社会发现,也属于偶然。就像是放在博物馆的一块化石,来自于偶然,呈现于偶然。
比如同感与互助。苏州新天地家园小区,一名残疾老人开着残疾车穿马路的时候车子突然没电,老人陷在车水马龙之中。这时候,一名拄着拐杖的独腿男子经过老人车旁,当即帮着老人推车穿过了马路。他叫王圣,身为残疾人,也第一个站出来帮助残疾人……
比如勇敢与责任。湘潭电厂车站油库,火车倒退着进入,距离还有120米左右时,调车连接员裴永红拿起对讲机欲提醒驾驶员减速停车,然而对讲机失灵,火车直接冲入油库。裴永红从火车上跳下,落地时被车上的钩子挂了一下,摔倒在铁轨旁,车轮压断了自己的右臂。裴永红捂着断臂跑了100多米,拿到备用对讲机通知车站信号楼叫停了火车……
比如敬业与坚守。武汉青山友谊大道三弓路路口有棵相对隐蔽的小树,树上悬挂着吊瓶,长长的输液管拖下来,延伸到一旁的车窗内。他叫焦建武,50岁,青山交通大队机动中队的民警。因为先一天冒雨疏导交通导致感冒生病。他谢绝医生在卫生所输液的建议,坚持要坚守岗位……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也许是大叔阿姨,也许是同事邻里,也许就是你自己。”是啊,他们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撼动山河;或在平常生活里施惠于人,余乐于己……绝大多数的善举义行,并没有获得广泛的社会荣誉,我们不能因为关注度不同,就遗忘了曾经的感动。诚如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所说,草根道德明星的涌现,充实了社会光明面,有助于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和主流价值观。
无需赘言的是,一个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需要那些让我们感动和温暖的“小人物”,需要那些让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的“身边好人”,更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民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小人物”。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说过:“一小群有思想并且有着献身精神的公民可以改变世界,不要怀疑这种说法,事实上,世界正是这样被改变的。 ”
这里的“一小群”,可以理解成为那些为道德上行而做出标杆之举的人们,也可以理解成为那些就在我们身边坐着微滴好事的人们。致敬“小人物”,致敬“身边好人”。媒体有责任发出声音,让我们更多知晓街坊邻居的温馨小事。挖掘他们的盈尺之微,增加社会共识,善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尽之职。
因为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能够发出声音。社会是由你我他这样的 “小人物”所组成的,我们或许可以少一些沉默,多一些发现;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建言;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请告诉大家,那些感动你的“小人物”,那些你“身边的好人”。
其实,爱的传奇需要社会大合唱。
去年3月25日,郭明义开通新浪实名微博“鞍钢郭明义”后,53岁的他开始学习上网和织“围脖”,如今他的粉丝已经超过了500万。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像郭明义这样的好人、模范,更需要借助微博扩大影响力,汇聚更多向善的力量。郭明义的微博,让上万人加入了“爱心分队”,也让许许多多深陷困难的人得到帮助。
或者说,通过影响力的扩大把自己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生活理念传播开来,某种程度上比做一件好事的本身还要大。在公民道德建设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一样大有可为。
曾有人比喻我们现在的媒体场,就好像一个KTV包房,“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说,媒体不完全是媒体人的媒体,而是所有人的媒体,是所有人都拥有空间的媒体。
在这个大的舞台上,你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本报记者/万应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