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日昇昌记”印章现身张家口 见证张库大道繁荣

2012年02月29日 0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日昇昌记”印章现身张家口见证张库大道繁荣
现身于河北张家口的一套钱贴和“日昇昌记”印章。 陶宗冶 摄

  中新网张家口2月28日电(谭地)近日,一枚 “日昇昌记”印章现身张家口。据史料记载,该印章是清代“日昇昌”票号在张家口设立的分号票据上所使用的抬头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据悉,该印章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间收藏家收藏。他说,这枚印章纯粹是在古玩市场偶然所得,没想到在最近的一次“张家口市十大民间文物”收藏评选中,被专家发现并肯定,他觉得幸运。

  据原张家口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现张家口市民间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陶宗冶介绍,“日昇昌”票号原是颜料行,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转为票号,东家是山西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经理为细窑村雷履泰,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

  “日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分号达35处之多,汇兑业务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对清末民初商业贸易以及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陶宗冶说,关于“日昇昌”,还流传有一个故事:清末时期,平遥城内一位沿街讨饭数十年的寡妇老太太,有一天持一数额为12000两的“日昇昌”张家口分号汇票,到“日昇昌”总号提取银两。柜头一看签发时间在同治七年(1868年),与取款时间相隔了30多年,赶紧跑到后厅询问大掌柜,两人问清了汇票来历,并认真查阅了数十年的帐簿,如数兑付了现银。原来,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张家口经商做皮货生意,同治七年收拾盈余,在“日昇昌”分号汇款12000两白银,起程回籍,不料途中得病身亡。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开始败落。一天,这位早已沦为乞丐的老妇,拿起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夹袄,从衣角摸到一张“日昇昌”汇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日昇昌”兑取了现银。这件事之后,“日昇昌”名声大振,汇兑、存放款业务一天比一天红火。

  此外,还有一位同样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爱好者收藏的一套清代东口钱帖(也称作兑换券)同时现身于这次评选中。陶宗冶说,“这套钱贴源自清末‘通顺永记’、‘福庆园钱局’、‘永兴货店’和宣化府‘乾顺兴记’、蔚洲‘源盛涌具’的钱庄,和民国初年中国银行在库伦发行张家口兑现的1角、2角、5角辅币兑换劵,是藏者用多年心血在张家口寻觅收集的结果。”

  陶宗冶说,在历史上,张家口作为旱码头,是张库大道的起点,也是茶叶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这套钱贴和这枚印章用直观的实物证据,印证了清至民国时期张家口繁荣的金融贸易历史状况,是张库大道国际商贸往来的历史见证。

  陶宗冶认为,这套钱帖与印章,不仅对张家口近现代史研究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在我国早期金融史和贸易史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张库大道是从张家口大境门外西沟出发至蒙古国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的古商道,是一条兴盛了数百年的国际商道。(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