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毛时安谈戏剧创作要有"风骨" 不能缺血又缺钙

2012年03月06日 13:28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3月3日下午,文艺评论家毛时安以“时代、艺术和我们”为题,拉开“第五届东方名家名剧月”系列讲座的序幕。“看戏是一种情感交流,不仅是台下观众和台上演员的交流,也是观众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拖着38.5℃高烧的病体,毛时安略带嘶哑的声音听来格外令人动容。他形容剧场是“人和人、面对面交流的客厅”,提议大家有机会都能走进剧场看一场戏。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所有的心绪不宁需要增加定力,所有的焦虑需要文化来抚平”。
  但毛时安也坦率地指出,符合这个标准的“好戏”如今并不多。“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在举办名家名剧月时曾经有过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让每个中国人在有生之年都能走进剧场看一场戏。而我在担任上海艺术创作中心主任时也曾给自己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让演员一年四季有好戏演,让观众一年四季有好戏看’。要实现这两个愿望都还有相当的难度,但我们依然会为之努力。”

“缺血缺钙”,作品就失去鲜活度和穿透力
  几年前,毛时安组织几位作家深入缉毒一线,欲以缉毒为主题进行戏剧创作。“每个人都和去之前相比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有着极高的创作欲望。可是他们拿出来的稿子,我一看,怎么最感人的部分没有了?那些打动了他们的心灵、点燃了他们激情的活生生故事,变得僵硬了、干瘪了、走神了。”
  这样的错位,被毛时安称为戏剧文化生态的“失血”。“谁都知道,当今中国社会处于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期之一。可是,许多时候,我们的戏剧创作与当代生活十分疏离、隔膜,乃至有点绝缘。在相当一部分戏剧创作中,不仅看不到中国前进的宏伟身姿,也看不到百姓为之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看不到他们为之所付出的重大代价,看不到前进中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当戏剧或出于熟视无睹或出于回避而大量拒绝现实生活提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时,就会在创作思潮上出现历史性倒退。”
  “如果说‘失血’使戏剧失却叙事鲜活的广度的话,那么‘缺钙’就会导致戏剧丢失穿透的深度。”毛时安说。
  在不少戏剧中,“我们看不到剧作家对戏剧事件的基本立场、基本态度,没有用深邃的思想去穿透生活的表象、照亮混沌的生活,生活成了一堆支离破碎、缺乏关联性而硬堆在一起的表象,艺术则成了毫无主见、随波逐流的时尚的附庸”。
  以流行的小剧场戏剧为例,毛时安认为,它在题材上过于偏执地集中在所谓的白领题材而放弃了其他丰富的创作资源,形成了所谓的白领戏剧;在聚焦白领感情生活的时候,它又放弃了思想的反省和思考,因为缺乏思想,白领戏剧缺失了风骨,成了无病呻吟、空虚无聊的代名词。

有“难”之美的艺术更值得追求
  在强调当下戏剧“缺血缺钙”的同时,毛时安还强调因想象力匮乏而无法开掘世俗生活的美学意义和诗性内蕴的现状。“缺乏想象力,也就无法将生活提供的资源进行解构和重构,在舞台上使熟悉的生活产生‘陌生化’的令人惊讶的效果。”
  这么说,缘于几年前中国国家话剧院搬演英国剧作家弗雷恩作品《哥本哈根》的启发。《哥本哈根》曾获2000年美国托尼奖“最佳原创话剧奖”,该剧呈现的是德国纳粹时代科学家海森堡与丹麦科学家波尔及其夫人玛格瑞特的亡灵的对话和回忆。他们谈1941年的战争、哥本哈根9月的那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他们谈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还谈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他们谈战争时期个人为祖国竭尽全力的权利,炸弹扔下后城市里狼藉扭曲的尸体。
  “三位主角,什么动作也没有,就是聊天。他们之间的关系很简单,连爱情也没有,布景也极简单。”毛时安发现,这样一出缺乏娱乐元素、貌似“先锋”的戏,意外地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许多人走出剧场后激动不已,称之为“看过的最好看的戏”。不仅在中国如此,《哥本哈根》自1998年问世以来,先后在许多国家多次上演,它所引起的意外热潮甚至被称为“《哥本哈根》现象”。
  这说明什么呢?——“虽说尖锐、深刻、有分量是戏剧创作的难点,但一旦被突破,就会成为激动人心的亮点。我们的艺术不仅需要思想,而且要反思艺术贡献了什么思想。”
  当代戏剧创作的话题引起了讲座听众的浓厚兴趣。有一位观众问毛时安,突破“好戏出不来”的途径是什么,他回答说:“首先艺术家本身要有比较高的艺术和思想修养;其次,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要给艺术以更宽容、宽松的创作氛围,社会舆论等要鼓励艺术家的创新,不宜对艺术创作进行指责。同时,艺术家也要对社会负责。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出好的艺术作品、有好的艺术氛围。而作为观众,艺术趣味应尽可能纯正,有时艺术中有‘难’美,即所谓真正的艺术是离观众有一点距离的,那么这时,观众就要给自己设定一个高的艺术欣赏标准去追求。” 本报记者 吴越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