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阎崇年6把钥匙解读大故宫 强调敬畏严肃真实

2012年03月06日 17:17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著名清史专家、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被誉为“百家讲坛第一坛好酒”,蛰伏数年后携《大故宫》重新出山。为创作“大故宫”系列,他潜心积淀五十年仍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北京与阎崇年谈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他坦言:“希望通过解读‘大故宫’来学习历史上人民的想法,把他们的聪明变成自己的聪明,他们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

  本版撰稿 记者 张晓媛

  何谓“大故宫”

  首次打开了传统故宫的外延,把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了故宫姻系 。

  “大故宫”的概念如何解读?“《大故宫》的‘大’有这么几个含义,第一是空间大,紫禁城面积是72万平方米,里面的房屋建筑九千多间,这个大是相对的,到现在为止,全世界所有国家,现存的皇宫,以咱们北京皇宫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最大。”阎崇年这样解释“大故宫”的概念。“著作里我把故宫和日本、法国、英国的皇宫等相比,我们北京的故宫大。第二,不仅是空间大,而且历史久,北京故宫连续六百年,保存如此之完整。第三是内容,北京故宫经过七年的清理,现在藏品是180件,不得了。故宫的档案也可以说无价之宝。”阎崇年说。

  阎崇年新作《大故宫》里提出“讲《大故宫》,先看世界,再看中国”,跟以往的故宫学著作相比,书里“大故宫”概念的提出,首次打开了传统故宫的外延,把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了故宫姻系,讲述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女皇”慈禧在紫禁城治居的历史。

  “说故宫大家都知道,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启用,后来清朝沿用500多年。故宫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圣殿,不仅仅是说紫禁城里的房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集粹。”阎崇年说。

  “历史的资料,浩如烟海,实地探察很重要。”阎崇年为讲《大故宫》实地探察过南京、西安等地。“我到东京考察天皇宫殿,到过京都御所古代的宫殿。故宫城墙10多米高,京都的城墙矮的地方才一米左右。京都大学教授介绍说,那时候贫穷没法盖高大的城墙。比较起来,我们的紫禁城更加伟大壮丽,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以我常说,只有伟大中国的历史,伟大的中国人民,才能有今天的伟大故宫。”

  “比如说故宫后面的景山,当时是和故宫连一起的,当时也算故宫的一部分。西苑包括现在的中海、南海和北海。这次讲《大故宫》西苑、三海各讲一讲。北京还有天主教堂,在17、18世纪前后,中国和欧洲文化关系特别密切,载体和渠道就是这个几个教堂。他们也经常出入皇宫来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四书五经等传到西方,也把西方科技传到中国,比如数学、物理学、光学、化学、地理学等。这些内容都放在《大故宫》里头。还有南京明朝的皇宫,往北说承德山庄,凡是当初和皇宫有关系的重要文化遗产都纳入《大故宫》的范围里讲述和介绍。”阎崇年这样告诉记者。

  “解读大故宫如履薄冰”

  不光看书本的材料,还实地去仔细看,和人讨论请教、反复修改。这不光是个人面子的事,也怕给观众造成误导。  

  尽管是第四次录制《百家讲坛》,尽管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紫禁城学会会长郑欣淼、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等专家组成的强大学术团队的支持,阎崇年仍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反复用“给您报告一下”来表达自己的谦逊。“我能看到明清历史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只能用自己最大努力多学一点。不想换口味了,一口饭吃到底了。”

  “有人问我来过故宫多少次,我记不清楚了,每次看的情况不一样,午门不知道走过多少次,只要讲午门,就要亲自看,亲自考察。为了讲《大故宫》,到故宫来的次数也说不清楚了。不是总体看,讲午门专看午门,讲东六宫是一个宫一个宫仔细看,跟文献印证。”阎崇年说,“第三个工作是提炼,去伪存真。每一集的资料大概几万字,有时多达十几万字。我自己如履薄冰,每做一集,像入了一次炼狱,录完了,我肩膀就轻松一下。”

  “比如说资料工作,刚播出的那一集虽然只讲32分20秒,书是七千字,但是查资料要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午门开始到宣统退位,讲六百年在午门中发生的大事情。要查一下,选几件最有价值,大家喜欢看的,做沙里淘金的工作。”阎崇年说。“要讲某个宫殿的建筑美学、文物历史,我就拼命做功课,不光看书本的材料,还实地去仔细看,和人讨论请教、反复修改,讲完还是忐忑不安,唯恐有的地方疏忽了,不妥当。这不光是个人面子的事,也容易给观众造成误导,个人心情如履薄冰。”

  中国的戏剧和历史的关系密切,阎崇年的心得是通过看戏学习历史。“我这人对艺术没研究,但还是认真学习的。比如说《大故宫》里头有一讲是讲养心殿的三希堂,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要用32分钟讲这三个帖太不够了。我要看《晋书》里他们的传,还有《兰亭集序》,重新看了谢安及其家属的传,介绍他们的学术论文,还要看三个人的作品。最后看三希堂的环境,做好功课才讲,为这32分钟准备了两三个礼拜。所幸三个帖的原件我都看过,讲起来心里稍微有点数。”

  “到前20集录完,一口气都没敢喘,夜里3点突然醒了,想到稿子有一处需要调整。明清故宫六百年,所有重要的历史人物几乎都和故宫有关,比如《清史稿》说刘墉是山东诸城人,但是我要这么讲就出问题了,现代行政区划不写诸城,就得赶紧和当地史志办联系一个人一个人核对。”尽管如此严谨,阎崇年仍感慨错误在所难免。“错误的原因有多方面,有些是自己说错了,有些是打字整理时出现错别字。我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完善。我尽心了,我尽力了。”

  六把钥匙解读

  他们说我有点慷慨激昂,因为我不是在那儿客观叙述,我把这几个人的生命精神融入到我个人的生命和精神,感动了我,再感动广大的读者观众。   

  阎崇年告诉记者,《大故宫》图书与同名电视片以空间为序、影像为长、文化为魂等6把钥匙来解读。“我有更多的机会参观故宫、了解故宫、学习故宫、研究故宫。以上这些阅历和知识,不是我的资本,却给了我讲《大故宫》以责任、信心、勇气和力量。”

  “因为《大故宫》面对的是广大的观众和读者,但是读者层很宽,上到博士生导师,院士,一直到小学学生,七八岁的小学生。比如说讲到午门,怎么让他们听懂,我就选择了几个历史故事,透过故事讲这个理,他们说我有点慷慨激昂,因为我不是在那儿客观叙述,我把这几个人的生命精神融入到我个人的生命和精神,感动了我,再感动广大的读者观众,我面对面讲,注重和观众的心灵沟通。”阎崇年说。“我一面讲。一面看观众的眼神,讲一个地方观众笑了,就觉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观众使劲鼓掌也能感觉到大家喜欢这话题,看到大家低头没兴趣的话就赶紧压缩一下内容。”

  据“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介绍,《大故宫》同名电视片是“百家讲坛”开坛十年来播出时间最长、体量最大、制作最精良的节目,内容涵盖从明成祖朱棣规划故宫,到末代皇帝迁出故宫,及国宝南迁600年历史,堪称鸿篇巨制。节目整体规划长达60讲,播出时间贯穿整个龙年。与电视讲稿相比,《大故宫》图书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有不少电视片囿于篇幅未能全面展现的内容,并有一张精心制作的故宫平面全景图。

  阎崇年表示,《大故宫》同名书和电视播出的讲座相同的是母本。“不相同的地方,就是电视播出有很大局限,每一集我的时间是32分20秒,因为有编导串词、广告,真正我讲的时间是这些,大概是10分钟一千字,所以总字数大概是3200多字。书每一讲字数大概七千字,就是实际的文化的含量,和电视讲座互补。”收集资料方面,不仅限于历史,还包括设计、建筑学、文物学、书画、艺术、京剧、园林等。“先做学生,后做先生。我把研究明清和皇宫有关的建筑文化吸收了,把营养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共享,历史糟粕的东西加以批判,也介绍给大家引以为戒。”

  对于外地游客,阎崇年建议说:“首先要看一下前三殿、后三宫。特别是山东来的朋友,一面看可以一面体会文化。养心殿和东西六宫值得一看。”

  “敬畏、严肃、真实”

  祭天过去是披着迷信的外衣,更重要是体现对天的尊重,天人合一。从古人重视天地,启发我们今天善待天地,达到天地人和。  

  在穿越剧大行其道的今天,阎崇年特别强调对历史要“敬畏、严肃、真实”。“学术研究要这样,历史普及也要这样。不是说普及就不真实。通俗不等于不真实,真实是历史的根本原则,学术研究和普及都要如实的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次讲《大故宫》,部分宫闱也拿到历史学的范畴讲。第二部分会花很多篇幅讲东西六宫里头的真实故事。有些历史真实故事比编的还生动。”

  提到对历史古迹的保护,阎崇年感慨说。“千佛山我1966年就去过,有些佛的鼻子、眼睛、耳朵残掉,当时看了心里头很难过,现在山东特别重视文物保护。泰山当年没有缆车,就是一点点爬到顶,很累但是比坐缆车更能享受过程的幸福。我每次去蓬莱都争取看一眼蓬莱阁,那里保护的很好,游人很多。”

  “人的力量不能抗拒天,要有敬畏;地,也控制不了,所以要善待天地。有的时候我们对天地不太重视,才有了污染等现象。在明代、清代,古人对天地特别敬重,北京就有天坛。我这次也讲到,祭天过去是披着迷信的外衣,更重要是体现对天的尊重,天人合一。从古人重视天地,启发我们今天善待天地,达到天地人和。”阎崇年这样表达着自己的敬畏之情。

  “故宫是多面的,有些人说故宫充满了鲜血、冷酷、暴虐,但是今天看来故宫不是皇帝私人的财富,都是知识分子、工匠用鲜血智慧和生命凝结的,我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阎崇年说。“所以我们是不是逐渐取得一个共识——故宫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第一要敬畏,第二是赞颂,赞颂国家、人民的智慧。我们故宫的确是目前全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皇宫,每个人直接、间接都有对故宫守护、关爱的职责。”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