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册鲁迅赠广平作品面世 首页题跋见证爱情全程
《艺术论》封面上清晰可见鲁迅题赠许广平的字迹。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韩亚栋
一册册“业已老去”的毛边书,泛黄的纸页早已变得凹凸不平,扉页上苍劲有力的字迹——“给我的爱人:广平.鲁迅 一九二八年,十一,二六在上海”,却分明还在无声诉说着过往年代的爱情故事。蕴藏其中的,还有这对文坛伉俪在恋爱时节擦出的思想火花。
昨天上午,“周海婴藏鲁迅文物移交入藏仪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动用国家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征集的这批鲁迅文物,包括《呐喊》、《彷徨》、《坟》、《热风》、《野草》、《苦闷的象征》、《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它们上面都有鲁迅当年题赠给许广平的文字,共计18种20册,囊括了小说、杂文、散文诗、翻译以及小说史研究等多个门类。
“鲁迅签名的书本来就很少,专门题赠给许广平的,更是极为罕见。这批著作此次入馆,不仅填补了鲁迅文物收藏上的空白,还将为鲁迅研究提供全新素材。”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杨阳说。
扉页题跋见证俩人爱情
“这些书籍扉页的题跋,几乎是鲁迅与许广平从结识到恋爱再到结婚的全程见证。”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说。
1924年至1926年,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授课的鲁迅与其学生许广平牵手恋爱,确定关系以后,俩人一同南下,先后奔赴福建和广东,最后又于1927年下半年到达上海。在此期间,鲁迅先后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苏俄之文艺论战》、《呐喊》、《彷徨》、《唐宋传奇集》、《艺术论》等作品,其赠书扉页题字对许广平的称呼,也由“害马”变成“广平兄”,继而变成“广平弟”、“我的爱人”……恰如黄乔生所说,“随着俩人关系越发亲密,其题词内容也越来越亲昵。”
鲁迅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还指出,鲁迅学过语言学,表达情感很有分寸,很有讲究,很值得玩味,“比如‘害马’二字,是指害群之马,为什么用这个词呢?因为许广平当过学生运动领袖,校长一度说她是害群之马,鲁迅用此戏称她,也反映了他幽默的一面。”
《小说史略》有广平听课记录
在这批珍贵的鲁迅文物中,《唐宋传奇集》和《中国小说史略》显得尤其珍贵。
这两本书,都是鲁迅学术研究的结晶。黄乔生介绍,它们都曾被鲁迅作为授课教材加以使用,特别是1923年12月北大第一院新潮社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许广平听鲁迅授课时曾在书上批注,把她课上课下的一些感想写在了书里头。“这个意义又不一样了,它相当于当时听课的一个记录。”黄乔生透露,目前还没有学者仔细研究过书中的批注,以他目前的了解,里面包含着许广平对鲁迅课程的很多体会,他自己接下来将对之进行整理和研究,“如果很有价值,还将进行结集出版。”
这批图书扉页的题字,作为鲁迅的珍贵手迹,此前尚未面世,几乎可以当做鲁迅的轶文来看。据黄乔生介绍,目前,鲁迅博物馆正在着手编辑《鲁迅手稿全集》,它们都将被一一收进《鲁迅手稿全集》。
“鲁迅”印章紧守作者版权
在这批首度亮相的文物中,从1927年北京未名社出版的《坟》,到1929年上海大江书铺发行的《艺术论》,很多都是最初发行的版本,其版本价值尤其珍贵。
《而已集》、《华盖集》……这些图书的封面,也都是鲁迅亲自设计的。孙郁介绍,“那个年代的图书,从手工作坊式的纸张印刷,到亲历亲为的装帧设计,处处都有一种生命的体温在,可以把玩,这与如今流水线批量化生产的书籍,显然不同。”
而1929年初版《艺术论》,其版权页上贴着“鲁迅”印章的蓝色印花,至今仍然格外抢眼。“这可是鲁迅他们那代人维护自己版权的一种方式啊。”黄乔生说,当时很多书都贴有这种印花,它们都由作者本人印制,出版社售卖其所有作品之时,都必须贴上印花。“为何‘多此一举’?因为出版社总是喜欢蒙骗作者,它明明印了一千册,却硬说只印了500册。怎么办呢?搬出这印花,发行多少图书,就提供多少印花,收取多少的版费,虽然这也不一定都能百分百杜绝偷印,但多少总能起到些作用。”
相关新闻
文物局首次“动重金”
征近代文献
“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动用国家珍贵文物征集经费征集的重要近代文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昨天介绍说,这一资金此前多用于古代文物的征集,如国之重器——子龙鼎、米芾的经典行书《研山铭》,等等。“鲁迅签名作本来就少,写给许广平的更是少之又少。此次征集的作品,蕴藏着鲁迅的一些思考,对研究这段历史和文献都非常重要。”
宋新潮还认为,由于近代文献的物质载体多为近代机制纸,其自然寿命只有一二百年,“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将看不到鲁迅著作的原版,也看不到《新青年》原刊。”因此,对于重要的近代文献要有抢救意识,要用数字化手段,把纸质介质转换为电子介质,用复制、影印出版的方法,使自然寿命即将达到极限的旧纸转化为新纸,并增加复数,以转生或延长近代文献的寿命,从根本上实现对近代文献的保护。
文物经费将投向
鲁迅文化发展基金
“这是鲁迅儿子周海婴先生的遗愿。”鲁迅博物馆资料室主任刘思源介绍说,周先生去年去世前,一直孜孜于鲁迅文化发展基金的建设,以进一步推动鲁迅研究,却因为资金不足而屡受困扰。此次文物移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所筹经费,周家将悉数用于鲁迅文化发展基金的建设。
在鲁迅文物资源越来越稀少的现在,此次耗时三年的文献征集工作,是近几十年来鲁迅文物征集史上的一次重大收获。它们填补了鲁迅文物收藏上的空白,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恰如孙郁所说,“它将带领我们走进鲁迅的世界”。
“对于这批征集而来的珍贵文物,我们将适时展览给观众,让他们对鲁迅能有更直观的了解。”黄乔生说。杨阳也指出,为及时整理和抢救鲁迅文献和近代文献,鲁迅博物馆还将于今年着手推出一套鲁迅著作初版本影印丛书,并分辑长期策划一套《近代名著名刊》影印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