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书力:我离不开西藏 很多藏族兄弟可以命相托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画家韩书力:我离不开西藏
中新社记者 郑巧
“不是西藏需要我,是我离不开那片极地净土。”在北京参加两会的知名画家韩书力穿着简朴,不时用手扶一下头上的鸭舌帽,“抱歉,我有‘醉氧反应’,现在脑子是晕的。回到西藏,才会活蹦乱跳。”
1948年生于北京,25岁进藏,韩书力扎根雪域高原近40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西藏大地;他的画笔,开启人们了解西藏的一扇窗;他的人生,因那片神奇的土地而富足。
1973年10月28日,是韩书力清晰记得的日子。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他协助西藏民族文化宫办展览,“西藏用漫天雪花迎接我”。
严寒和高原反应没有减少“异域风情”带给美术工作者韩书力的兴奋,“当时年轻身体好,而且是文革后期,人们对身体的重视程度不像现在,有饭吃、有床睡就行。”
徒步、骑马、搭车,韩书力走遍了西藏76县中的73个,单是日喀则地区就去了91次。几千个村镇、牧场,默默行路。“在县城里就住招待所,到乡下就直接住藏民家或寺庙里。”
上世纪七十年代,整个国家的物质都很匮乏。“在城里,我们会到县食堂吃饭,有时画画错过开饭时间,就只能饿肚子。”
吃饭要先买粮票,再租个搪瓷碗盛饭菜,但找不到筷子,“刚开始就用铅笔没削的那头当筷子使,久了,铅笔越修越短,没法用了。”走了十几个县城,终于买到一把勺子,“以后外出采风,我都会在怀里揣着这把勺子。”
这一揣,就揣了十几年,“直到八十年代末,物资丰富起来了,内地人到西藏开餐馆的也多了。”
一直印在韩书力脑海中的,还有鸡蛋和石头的故事。
“我们住藏民家中时,他们有时还会额外给我们每人煮个鸡蛋。”韩书力说起来仍很动情,“真的很香。你们年轻人不会懂的,当年鸡蛋很稀缺,藏民家里也有老人孩子,他们完全可以留给自家人吃。”
画画时为了找角度,韩书力常席地而座,冬天也如此。“藏民会搬来被太阳晒热的石头给我们坐。”率性的韩书力,直接在驻地大厅里演示起席地作画的场景,几十年的野外写生经历,让他对西装革履、正襟危坐没了概念。
“这是一个善良的民族。当然,误解也存在,喇嘛和藏民刚开始也会好奇。只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对待工作,彼此都能感受到。”“有很多可以以性命相托的藏族兄弟,我的人生也是富足的。”
韩书力不是没有机会离开。在中央美院读完研究生后他留校任教七个月,也曾在巴黎待过一年多,“但是离开西藏,就像没了根的花草,根本没法创作。”
韩书力带着他的画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外界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他诚恳地表示,对西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俯视到平视再到仰视的过程。“刚从学校出来,莫名其妙自高自大,经过五六年,才矫正了自己的视角。最近十来年,对这片土地变成仰望加坚守,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他不愿意再用“神奇”来表达对西藏的感受,“这是一片深厚、庄严的土地。在上面生活的人民开放,宽容。”
韩书力更愿意谈的,还是那片土地带来的创作灵感,甚至将遇到的艰难也当作“养料”。1984年,韩书力和一些画家组成6人小分队,到西藏阿里古格王朝遗址考察。到阿里和日喀则接壤帕羊区时,卡车陷到了河里,“两个同伴步行几十公里到城里搬救兵,日喀则建筑队二十多个藏族工人一起把我们的车拖上来了。”
画家小分队在那个无人区等了整整七天七夜,“当我们遇到险境时,藏族群众提供了无条件的救助,我们表示感谢的方式,只是帮他们拍了张集体照送过去。”韩书力一直觉得,那里是西藏最美的地方。
身为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席的韩书力,更关注西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这次两会,他的提案就是呼吁成立中国西藏唐卡艺术中心和西藏美术馆,“给好作品一个归宿,应该建立对外展示、推荐的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