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流沙河:生活再难也能从《史记》中找到慰藉

2012年03月13日 10:11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生活再难也能从《史记》中找到慰藉

  说起《史记》,会让人想起鸿门宴,想起刘邦和项羽,会让人想起司马迁,会让人想起流传千古的众多故事,而著名的学者、诗人流沙河表示,这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在他的书房中,有一个专门的书柜,安放自己经常会用到的书,里边有《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史记》、《说文解字集注》、《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等,而对流沙河影响最大的还要数《史记》。《史记》不仅仅是一本书,对他来说,史记让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关卡,而他也认为,对今人来说,忽略细节,捡拾其中的实用价值,指引心灵,更为重要。《史记》究竟讲了什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史记》?本期,“重读经典”就将带领读者拂去《史记》上落满的历史尘埃,听一听流沙河如何去解读《史记》中的风云变幻。

  流沙河,诗人,学者,书法家。生于1931年,原名余勋坦,祖籍四川金堂。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诗集),《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诗论集),《锯齿啮痕录》(回忆录),《庄子现代版》(经典解读),《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再说龙及其他》、《晚窗偷读》(随笔集)等。

  《史记》影响了他的一生

  流沙河与《史记》的渊源还要从“文革”说起,那时候他在老家做体力劳动,靠计件工资来维持生活,艰苦和贫穷让他感到生活是如此的困难,可让他能挺过这一关的,就不得不提到《史记》了。

  “我在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过书上的很多历史故事,比如我对项羽的了解大部分就来自于《史记》。后来有机会我读到了《史记》,让我知道了在历史这么长的时间中,各种艰难的岁月都曾经存在过,我受的苦其实不算什么。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也有过意志消沉的时候,可《史记》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遭遇也并不算什么,甚至说我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正是这段与《史记》的偶遇,让流沙河将它定义为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书,可以说,是《史记》让流沙河对待当时的处境有了一个更好的心态。

  对流沙河来说,《史记》影响了他的一生,而对司马迁来说,《史记》改变了他的一生。《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着从上古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它并没有固定的名称,不被叫做《史记》,而是被称作“太史公书”,直到三国时期,《史记》才被当做它的专称。《史记》对中国后世的文学和史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的方式就打破了传统,其内容脉络清晰、又包罗万象,让它成为了后代史学书籍的范本。鲁迅将它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因为如此,司马迁的名字也被流传至今。

  现代人更应该读《史记》

  随着国学文化近些年的发展,《史记》也常被提及,可即便如此,翻开《史记》,看着文言文也着实让很多想要去读《史记》的人望而却步。这一点流沙河也认识到了,他说:“《史记》如果要逐字逐句的去看,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文言文的说话方式跟今天都不同,一个字在古代是一个意思,在今天又是另外一个意思。尤其是年轻人,回到家中了,本来是想读本书放松一下,可拿起《史记》,又发现读不懂,反而会打消了他们读书的兴趣。我认为,好东西要读绝对有必要,但现代人如果不是搞文学研究的,大可以不去读《史记》的原文,读一读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史记》,或者对应看一些《文字侦探》这类说文解字的书,从中去了解《史记》,只要做到通俗易懂即可。 ”

  在流沙河看来,《史记》中的故事对于的人来说更重要,没有必要太计较在其中文言文的每一个字,读起来累还不一定会有收获。

  每本书人们都希望在里面找到今天的实用价值,除了《西游记》、《水浒传》等书被人们用管理学的眼光去看待,《史记》也不例外。如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这样一段:“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溃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说的是,刘邦自认自己在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均不及张良、萧何和韩认,可最终他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都是因为他有容人之量,懂得知人善任,让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为自己所用。这一段也是常常被用在企业治理和人才选拔中,所以说,读一读《史记》,获得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更有对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说,《史记》中“自有黄金屋”。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犯错

  流沙河在生活的艰难关头,他从《史记》中找到了慰藉,这也让他今后的人生路中,懂得了如何去排除困难。“《史记》是一幅多彩的画,里面有众多的英雄人物,其中很多都是悲剧英雄。有时翻开就是战争、屠杀,这都没让我感到害怕,反而是增加了乐观面对生活的勇气,在逆境时,人需要寻找自身之外的慰藉。 ”其实,不妨将《史记》看做是一部讲述男子汉故事的书籍,他们激情澎湃、富有智慧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在历史上留下印记,在生活中,艰难时想想《史记》,心中或许就会燃烧起另一种火焰。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可以说是忍辱负重,忍受着牢狱之灾和腐刑的双重折磨。其中汉代之前的历史,司马迁并没有经历过,书写起来未免会像写小说一般,夹杂一些个人的情感。比如说按照《史记·伍子胥列传》的讲述,楚国骤变来临之时,太子建先前往了宋国避难,而伍子胥逃亡的路线恰巧与太子建相遇,又赶上了宋国内乱,伍子胥便于太子建一同前往了郑,后又奔晋国,最后经历了诸多的危险,险遭捕获,最终才脱离危险。但这样的描写与《左传》中的记载有着较大的出入,《左传》中记录了伍子胥是在父兄被擒后,前往了吴国,并么有与太子建在一起,更没有经历如此多的曲折。

  为何一向谨慎的司马迁,会犯如此的错误呢?这都与司马迁在篇末对伍子胥的评语有关,评语写道“弃小义,雪大耻”,说明司马迁写的不仅是历史,更不是故事,而是一种悲悯之情。在他的笔下,这样的人物不在少数,屈原、韩信、项羽等等人物,都因为有了悲悯之情而伟大,因为高尚的品格而闪耀光芒。司马迁可谓是用心良苦,不仅用《史记》记录下历史,也刻下了个人对历史和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人物的评说。

  要想读懂《史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蕴含的内容,不止是一个个历史的故事,还有更多的情感,或许在小时候,看到的《史记》中人物的高大、勇猛;成年后看到了智慧与谋略;中年后,看到了豁达与狭隘;老年了,在《史记》中找到了那份情怀。但无论如何,故事也罢、真情也罢,《史记》都在那里,不曾改变,改变的只有后世对它的品读和评判。

  记者 王莹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