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书店面临成本压力 夜间书友会将成亮点
书店的员工正在布置图书展柜。本版摄影 记者 马骏
除了图书,书店还有不少供销售的创意产业商品。
“成为通宵书店之后,我们欢迎爱书者来品茗看书,可不欢迎流浪者来睡觉!”大众书局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作为上海唯一的通宵书店,大众书局福州路店定于本周四开业。本报记者昨天独家先期实地探访了这家书店。书少空地多,是书店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大众书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些开阔的空地都可用来举行读书活动,他们会将许多活动安排在夜间举行。举行活动将成为这家书店吸引读者半夜光顾的重要筹码。
记者 郦亮
书店大块“留白”:
图书品种减少一半
正在装修的大众书局福州路店,将一块区域租给了一家教育机构后,却反而显得空旷了。本报记者昨天现场探访时,为这家书店的“大变脸”感到震惊——四周是薄薄的一排书柜,地上的几只矮柜上也摆了一些书,这便是作为书店的所有实际内容。大众书局宣传负责人董谌谞告诉本报记者,如将这些书柜和矮柜全部摆满书,大概也就是2万种书,而这家书店在改造之前有4万种书。经营图书的品种减少了将近一半。
“我们是求少而不求多。”董谌谞对记者说,往往经营者喜欢把书店塞满书,但琳琅满目的新书也会给读者造成“压迫感”,这正是大众书局要摒弃的。“其实,现在很多图书的内容和风格都差不多,泡沫书和仿制书很多,如果都卖就会造成书架资源的浪费。我们这次增加了选书师的岗位(本报3月5日曾独家报道过),就是想让书更为精炼,方便读者选择。”而作为选书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让图书的分类更为细化。比如一般书店最多只会开辟“女性作家”一栏,但大众书局福州路店则会将写抒情作品的三毛和张小娴,写时政类的洪晃,写都市生活的其他女作家分别归类。同时,不会去在意这一类图书是否能排满书架的一格。
图书品种锐减,书店的“留白”自然随之成倍扩大。董谌谞透露,福州路店总共600多平方米的面积,有200到300多平方米属于“留白”空间,这些空间将成为举行阅读活动的场所。“这也意味着书店功能定位的重要转变。过去书店只负责卖书,是一个消费场所。现在我们要成为一个文化的交流场所,有难以替代的阅读氛围。较之网络书店,实体书店的优势更应该在这里。”董谌谞告诉记者。
午夜逛书店,
是现实还是幻想?
大众书局要开通宵书店,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是“疯”了。通宵书店意味着翻倍的人力成本(董谌谞透露,仅营业人员将安排两到三班),更多的水电成本,和更大的图书损耗。这一切对本已面临困境的书店而言,是否会成为一份不可承受之重?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去午夜伴读?
董谌谞告诉本报记者,考虑到书店在半夜的人气问题,他们准备将一些书友会活动安排在晚上举行,让书店成为一个爱书人晚上聚会的场所。这就有点像酒吧总是聚着一些爱喝酒的年轻人,电影院总是聚着一些影迷那样。当然,书店的读书活动就在这些大块“留白”上举行,他们甚至为此设置了一个标准的吧台,提供可以提神的咖啡。而为了吸引出版机构在晚间前来举办活动,福州路店表示晚间的场租会“相当低”。
起码在大众书局人士眼里,他们这样做就可以化解很多年前思考乐书局24小时店所遭遇的困境。这家2003年开设的通宵书店,因为人气严重不足和巨额亏损,在营业1年半后关门。当然,大众书局福州路店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那些流浪的“蹭夜者”。在经营的最后几个月,思考乐书局的通宵书店每晚都会吸引很多流浪者来过夜,这些“蹭夜者”每晚八九点钟必到,然后横七竖八地躺下睡觉,这种环境,让很多本想前来夜读的读者望而却步。“我们会主要邀请会员来参加晚上书友会的活动,对那些前来过夜的流浪者,我们会劝导他们离开。”董谌谞说。
当然,到目前为止,这一切还只是设想。对于扑面而来的通宵开店的成本压力,大众书局表示,他们会尽量用白天的盈利来抵消夜间的成本,并且他们也准备打一场真正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