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书店 要深刻反思“人与书”关系
刘巽达
最近,上海几家实体书店的相继倒闭,引来众人关注。从北京到成都,书店歇业打烊何止于上海?就连如雷贯耳的“外资”贝塔斯曼,都无力撑持而黯然退场。再看远处,欧美书店掀起倒闭浪潮,以前遍及巴黎大街小巷的书店,都渐渐从街面消失,犹如经历了一场看不见的文化飓风,美国连锁书店博德斯最近宣布倒闭,上万名员工丢了饭碗……实体书店之式微萧条,似已成全球病。
这不仅是书的厄运,也是报纸、杂志和一切纸媒的厄运。当网络阅读和网络销售渐成主流人群的生活方式时,纸媒的适度退场成为必然。屏幕一开可知天下事,鼠标一点可购天下物,便捷,高效,全能。信息时代摧枯拉朽的旋风起于青萍之末,汇成时代潮流,来势汹汹,无可阻挡,此乃大势所趋。
倒闭飓风好生了得,可飓风之下,寸草不生么?非也。环顾四周,上海的“季风”、北京的“万圣”、台北的“诚品”、南京的“先锋”、杭州的“枫林晚”、广州的“学而优”……他们依然挺立着,风姿绰约。这说明,纸媒在任何时候不会彻底消亡,手指对纸质的触摸,眼睛对书籍的温情,耳朵对翻书声的享受,再加上咖啡与清茶的氤氲缠绵,注定了这样的传统阅读是人类不离不弃的伴生物。
其实,令人忧虑的不是书店的减少,而是阅读人群的稀少。有资料显示,欧洲的年均每人纸质书阅读量,是中国人的近20倍。只要留意一下眼见为实的世界,看一眼欧洲的城际火车,瞅一眼日本和中国台北、香港的地铁,那种人手一册的安静场面常常令人心仪称羡。论科技,人家不比咱们落后吧?可为何人家的阅读习惯依旧“古典”?那是因为,纸质阅读早已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有幸福存焉。
学者易中天曾用“危言耸听”的句式道出了他的“读书观”,即所谓“开卷有益,读书无用”。乍听之下如入五里雾中,然细究之下却发现藏有深意。当一个民族的读书动力主要来自于“实用”,而非源自于“进益”,人群中的绝大多数无法体悟“无用之用”的要义,衮衮诸公难觅真正的“读书一族”,那么,要指望形成全民阅读之壮观美景,恐怕遥遥无期。只有全社会凝成“不顾无用,只要有益”的读书共识,才有可能造就风清气正的读书氛围。
书店倒闭不可怕,可怕的是蛰伏其后的支撑精神的坍塌。诚如作家陆天明所担忧的——书店的危机,关碍书的销售危机、书的出版危机和书的写作危机,最后关碍全社会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书店之“拯救”,仅靠政府的“象征性拨款”,仍属杯水车薪,虽可小范围救燃眉之急,但终究难以力挽狂澜。唯有由此出发深刻反思“人与书”的关系,才能保住和建立一座座文化地标。好的书店恰如夯实的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侵蚀,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