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登上《人民文学》是一次作秀?
科幻登上《人民文学》是一次作秀?
在刚刚出版的2012年第三期《人民文学》杂志中,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第一次在主流文学刊物上刊登,并且以专题形式,这也是时隔30年,主流文学界再次把目光对准科幻作家。“现在科幻文学能够重新获得主流文学的注意,对它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刘慈欣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近年来,《人民文学》有向主流社会靠拢的意思,试图让自己由“孤芳自赏”的“非主流小众文学”变身为适合大众阅读的真正的“大众主流文学”,所以前几年《人民文学》的大门向郭敬明等人敞开。但是,这种意在最大限度的拉拢读者群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效果,既不叫好又不叫座,因为读者们实在是没有必要因为一两个偶像作者改变对某刊物的态度,毕竟这是商业社会可供选择的余地实在是太大。而今天《人民文学》又开始打“科幻”牌,表面上好像是在显示自己的大度和“兼容包并”,可实际上却实在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味道。在一个科幻文学极其落后的文学界,这落后的科幻文学登上《人民文学》又能怎样?
为什么要推出刘慈欣的科幻专题呢,按照《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的解释是,此前因为《人民文学》办了英文版,打算介绍刘慈欣,李敬泽向他要了几个短篇,看过觉得很好,就促成了这次的专题。看来,《人民文学》是想把科幻文学作为自己“走向世界”的敲门砖。从策略上讲,在国内翻身无望的《人民文学》想要让自己有个比较光鲜的说辞,而科幻是多少年以来国外文学商业化比较流行并且非常成功的一个概念,所以走出去是不多的选择之一。如果英文版得到某位投资人或者大导演的垂青,发笔大财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问题是,尽管刘慈欣认为“(美国)是一个科幻文学很繁荣的地方,但他们的科幻文学同样不被主流文学所接纳”,但难以否认的是美国却是一个科幻文学产业化即科幻电影超级发达的地区,中国的科幻文学真的能如李敬泽所言可以与之“同台竞技”吗?
李敬泽说,“科幻文学说到底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现象,中国作家是和世界作家在一个显而易见的平台上同台竞技,看谁更有想象力,看谁通过科幻对人类的思考能够更为独到和深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们科幻小说的最佳之作应该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科幻小说相抗衡了。”我感觉李敬泽过于乐观,因为我们虽然没有接触到过更多的美国科幻文学,但与科幻文学有着血脉关系的科幻电影我们却看得不少。与美国炉火纯青的科幻电影相比,我们国内的科幻电影基本处于蛮荒时代,那我们的科幻文学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在美国的《星球大战》、《人工智能》、《机械公敌》、《黑客帝国》、《源代码》等科幻电影不断冲击人类科学、伦理、未来等各种领域的极限时,我们的科幻还幼稚得很。
我曾经看过刘慈欣2000年的作品《魔鬼积木》,与其说它是科幻作品,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刻意恐怖的恐怖作品,科幻色彩很弱。毕竟,一部杰出的科幻作品不仅仅是文学,还有科学的前瞻和人性的思考、社会的思考,其意义不亚于一部社会百科全书。我们离这一步还远得很。
将落后的科幻文学搬上《人民文学》这个平台,勇气可嘉,但其挑战意义和实战意义却寥寥无几,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被别人笑话,搞成一个四不像的可能会很大。我甚至怀疑,这就是一次作秀。
姜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