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探解故宫难题:我如履薄冰(8)
![下一页 查看下一页](http://i8.chinanews.com/16/right1.gif)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解说8:关于故宫的22项新举措,“搬迁”是单霁翔释放的一个最强劲有力的信号。单霁翔承诺:“把红墙内的殿宇还给观众,将西河沿文物科技保护用房,建设成为文物科技保护长廊,逐渐向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适当开放。”
单霁翔:随着故宫的文物修缮,绝大多数地点还会对外开放,其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到2014年,我们把故宫的红墙里面的单位和办公,大约13处,都要搬出红墙,进入修缮,进入逐渐对外开放。我说红墙,有人误解说搬出紫禁城办公,故宫的业务人员一定要跟文物在一起,怎么会搬出紫禁城呢?实际故宫外面有紫禁城灰色的城墙,它的里面还有一道红墙。我说的红墙,指的像三大殿,东路、西路这个范围称为红墙,大约占紫禁城32公顷的三分之二。
白岩松:我不知道做一个比喻会不会准确,红墙以里相当于北京的二环以里,但是北京城不能说是二环以里就是北京,五环、六环、七环以里都是。外头的红墙就是北京的界,但是红墙是二环以里都要搬出来,因为它太核心了。
单霁翔:基本就是这样,就是最核心的部位,完全将来不要用作办公,不要用作科研的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多少有振动,但是可能产生一些污染。把这些的空间更加可持续地完整地保护好。
白岩松:红墙以里,过去历史上形成的原因,在这里办公的基本上都是故宫的办公,还是外单位的?
单霁翔:还有很多外单位。国家文物局六个单位在故宫博物院,当然在90年代初就已经搬出去了,率先搬出去的。比如像武英殿、文华殿,都是后来因为单位撤出以后,修缮以后,现在变成了武英殿是书画馆,文华殿是瓷器馆。
白岩松:搬出去的单位配合吗?
单霁翔:当然有一定难度,首先要有重新安置、重新安家的地点。去年我们对故宫的长期作为文物库房的雁翅楼,东西两侧的雁翅楼里面的文物39万件,把它划拨给了国家博物馆。同时,故宫博物院的两个大的古建筑群得到了腾空。下一步修缮以后,午门经过修缮已经700平米的展厅,已经举办了很多有影响的展览。东西雁翅楼加起来两千多平米,比午门的城楼要大三倍,所以将来是很大的展览空间。如果加上武英殿、文华殿,把它称作故宫展览的金三角,这样故宫分流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作为博物馆的能力会大大加强。将来这个区域,红墙以内逐渐加大对外开放。对于红墙以外我们也不放过。红墙以外的地点,有很多目前作为花房,我们有七栋花房在这附近。还有一些修缮用的木材堆,一些建材,一些行政库房,这些我们把它搬运到在海淀西域河那个地方故宫的一个基地,仓库群,把它搬到那边去以后,能碰出更多的空间,使普通观众能有更多参与项目在这个地方进行。
白岩松:现在一年一千四百多万人从午门这儿进来或者从神武门进来,但是沿着中轴线走过了,中间的压力太大。您将来的希望是不是这样,第一,通过扩大开放面积,让故宫变得更大了,大家可以去的地方更多。但是第二点很重要,光号召游客们去,很难,是不是得用物展,各方面的吸引力让人愿意去?
单霁翔:一个布展的吸引力,还有我们对外宣传的方式,要告诉新开放了什么,那个地方有些什么文化景观和文化内容。还有就是要使人们到故宫以后,是一个快乐的旅行过程,一个文化享受的过程。所以我们想比如随着慈宁宫、慈宁花园的对外开放,在中轴线和中间这个地点安排一个观众能够休息,喝杯茶,吃个便餐,休息休息,交流一下的场所。现在的故宫博物院这样的场所比较少,人们在门洞里面吃饭,有时候风还挺大,我觉得很不雅观,也很不以人为本。将来人们休息的地方,能够在比较有尊严的地方来享受的话,他自然就把西部带起来了。所以,这些我们可能要综合考虑。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