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石山歌来源生活却行将消失 会唱者均年过七旬
记者 郑昆 陈维灯
“一颗豆子圆又圆,推出豆腐卖出钱。有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在涪陵区焦石镇的文化服务中心,当74岁的彭金俸老人唱响《收谷歌》时,那高亢的歌声,悠扬的旋律惊呆了所有人。
旋律里浸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歌词里蕴藏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祈盼。
不知起源于何时,这样的焦石山歌一直在当地乡间传唱。但如今,这样美妙的歌声,悠扬的旋律就要在焦石的山水田园间消失了!
来源于生活 却行将消失
彭金俸老人在焦石教了一辈子的书,亲身经历了焦石山歌的繁荣,也看到了山歌行将消失的现状;“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镇上几乎大家都会唱山歌。特别是在劳动的时候,几十个人在一起,只要一个人起了头,其他的人都附和,那歌声,能传出几里路远。插秧、收谷子、薅青草……只要歌声一起,大家的精神就来了,干活也不枯燥。”
《收谷歌》、《栽秧歌》、《打闹场》等大批的山歌就在劳动中产生了,而且其歌词全部来源于生活,让人倍感亲切。《栽秧歌》中就唱道:“秧子黄来秧子黄,秧子脚下藏蚂蟥。蚂蟥藏在秧子上,小姐缠着唱歌郎。”
“这些歌嘛,总有些情爱的东西在里面,文革的时候,就不准唱了。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分产到户,都是自己种自己的田,也没有那么多人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唱山歌了。慢慢地,大家也就不再唱了。如今,镇子上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更没有人唱喽。”说到这里,彭金俸老人摇了摇头。
彭金俸老人现在还能唱出100多首焦石山歌,而像他这样还记得这么多歌词和旋律的人,在整个焦石镇上已经不足10个人,而这些人已全都年过七旬。
培养接班人 挽救焦石山歌
挽救焦石山歌的行动正在进行。今年44岁的王万林,2008年就任焦石镇的文体服务中心主任,他就是彭金俸老人的学生。“我从小就在焦石山歌的旋律声中长大,耳濡目染。原来大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唱歌,我们就在旁边耍。那都是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啊。”
从2009年开始,王万林他们走遍田间地头,开始对焦石山歌的普查,搜集资料、歌词,并制作录像。“我们曾经把录像送到涪陵文化馆,想让他们听了之后把曲子谱出来,但是结果谱出来的曲子一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味道全变了。这种口口相传的东西,估计不适合这样正规的记谱。”
2010年,焦石镇把山歌《打闹草》、青瓦的制作工艺、焰火架等8个项目整理出来,参加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选,但是一项也没有通过。
“看到家乡的山歌就要失传了,我也很着急啊。”王万林说,“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搜集资料,对还能唱山歌的老人进行生活上的关心。这个东西,绝对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就失传了,多培养一些接班人,也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
王万林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把焦石山歌推广出去:“我一直想组织一场完整的表演,让大家都来听听,我们的山歌是多么的有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