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1925年开放首日:人满为患挤断栏杆
近日有消息称,2016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由目前的45.79%扩大至76%,所有的办公室将搬出紫禁城红墙之外。消息一出,引来社会广泛关注。这不单是因为,故宫那些深锁的宫门总能引起人们无数遐想,也因为故宫从来无小事。
故宫博物院草创于1925年。当时,清室图谋复辟,军阀想占为己有,激进的革命者欲废之而后快。故宫博物院的元老们,在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中,左支右绌,拼尽全力保护故宫。正因他们,故宫博物院才每每化险为夷。也许只有重温故宫博物院建院之初的艰辛,今天我们才知道如何去面对故宫博物院的未来……
仓皇辞庙
1924年11月5日,一向车水马龙的故宫神武门外,忽然戒严了。京城百姓交头接耳:不知道宫里又出什么大事了?第二天大家伙儿一看报才知道,敢情“小皇帝”让冯玉祥的兵给“请”出故宫去了!
不明就里的北京市民感到很意外,但住在紫禁城里的溥仪,老早就闻出了空气中的火药味。两个月前,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东北王”张作霖率领15万大军,兵分两路,向坐镇北京的直系扑来。直系军阀吴佩孚自任“讨逆军总司令”率军应战。
可吴佩孚没想到,就在两军激战正酣时后院起火。他手下的大将冯玉祥倒戈一击,跟张作霖缔结了密约。10月22日夜,冯玉祥神不知鬼不觉地率军潜回北京,未发一枪一炮就囚禁了贿选上台的总统曹锟。突失臂膀的吴佩孚在山海关一败涂地,只好逃回洛阳去了。冯玉祥一到北京就解散了帮助曹锟贿选上台的“猪仔国会”。在冯玉祥国民军的支持下,与南方国民党渊源颇深的黄郛,组成了摄政内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北京政变”。
要说军阀间的你争我夺,跟下了台的皇帝没多大干系,但溥仪却对时局异常敏感。曹锟、吴佩孚都是北洋军阀起家,做过清朝的旧臣,对亡了国的清室还有点旧情。可冯玉祥就不一样了。清朝还没亡,他就参加了响应武昌起义的滦州兵变,意欲直捣黄龙。虽然滦州兵变最终胎死腹中,但冯玉祥的反清立场却是军阀中有名的。溥仪记得,张勋复辟那回,冯玉祥参加了声讨张勋的“讨逆军”,若不是段祺瑞及时把他调出北京,他怕是要一直打进宫里来。后来,段祺瑞上台,冯玉祥还联合别人通电,要求把小朝廷赶出紫禁城。这回冯玉祥控制了北京城,溥仪在紫禁城里的逍遥日子恐怕是过到头了。
11月4日这天,惶惶不可终日的溥仪,在御花园里用望远镜往景山方向瞭望。他发现一直驻守在景山的守卫兵,上上下下都换了衣服。难道守卫兵换人了?为了一探究竟,他让内务府派人过去送茶水吃食。回来的太监报告,守卫兵神色如常,看不出什么异动,但溥仪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溥仪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冯玉祥一进北京就开始着手撵废帝出宫的事,换防就是第一步。当时,景山驻扎着1200多名守卫兵。他们虽说也是民国的军队,可自1912年就驻扎在景山,一来二去倒跟清室混得溜儿熟。为了防止守卫兵帮助清室反抗,冯玉祥先派人缴了他们的械,调往北苑改编。清室上下不知所以,乱作一团,在紫禁城里四处打电话求救说,冯玉祥要不利于清室。
眼看着舆论渐起,事不宜迟。第二天,警备司令鹿钟麟就会同警察总监张璧和社会贤达李石曾(煜瀛)直奔神武门。
到了故宫,鹿钟麟向为首的内务府大臣绍英出示了大总统指令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并限绍英两小时内敦促溥仪出宫。
在《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回忆,当绍英跌跌撞撞地找到他时,他正在储秀宫和婉容吃着水果聊天。得知冯玉祥要轰他出宫,溥仪刚咬了一口的苹果滚落在地。
大炮临门,溥仪知道出宫在所难免。此时,他最担心的是宫中的那些“财产”。他让绍英再跟鹿钟麟商量商量:小门小户搬家还得收拾几日,何况是这么大个故宫。鹿钟麟可不管那么多,限时20分钟,不走就开炮。
溥仪莫可奈何,只好带着婉容、文绣和贴身太监宫女,离开了紫禁城。
皇帝盗宝
溥仪出宫第二天,警察厅通知市民悬挂国旗一日,以示庆贺。好些学校、店铺没接到警察厅通知前,就已经挂上国旗了。民国都13年了,紫禁城里还住着个“小皇帝”,遗老遗少们照样朝服顶戴地招摇过市,成何体统?许多京城百姓,特别是新派人物都对驱逐溥仪出宫击节称快。
驱逐溥仪出宫,不仅是民心所向,更是故宫国宝之福。故宫中到底有多少宝物,谁都不知道。正因为没数,所以丢了也没人发现。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清帝逊位后,故宫中几乎发展到无人不偷、无物不可偷的局面。最夸张的是,溥仪大婚,婚礼刚举行完,婉容凤冠上镶的珠翠就整个被换成了赝品。
溥仪的洋师傅庄士敦曾经告诉他,他居住的地安门大街上,新开的古玩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里所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大内珍品。
溥仪自己也感觉,这么糊里糊涂地当冤大头不是办法。于是,他决定清点库房,给故宫的宝物登记造册。清查从哪儿开始呢?溥仪想到了建福宫。
1922年,溥仪闲来无事在宫中闲逛,发现了贴着厚厚封条的建福宫。他让太监打开宫门,只见建福宫中的大箱子从地面一直堆到天花板。箱子外面的封条是嘉庆年间贴上的,起码有上百年了。一问才知道,原来建福宫是乾隆帝所建。乾隆最爱收集古董字画。他死后,嘉庆帝怕睹物思人,就把父亲生前这些心爱之物全部装箱,保存到建福宫。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一个地道的大仓库。
溥仪要点查建福宫的消息,在太监中引起了恐慌。建福宫虽然贴着封条,但里面的许多珍宝早就不翼而飞了。于是1923年6月27日夜,清点计划刚刚启动不久,建福宫就莫名其妙地烧起了一场大火。
最先发现火情的是东交民巷的意大利使馆消防队。据说当消防车呼啸着开到故宫门口,门卫们吓了一跳。他们尚懵懂不知宫里已经火光冲天了。不久,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和北京警察厅也先后派人来救火。火场上各色人等进进出出,其中没几个人是真正奋力救火的,许多人贼眉鼠眼,不知在寻摸什么。
最可笑的是,有一个来“救火”的外国老太太竟然跟中国消防队员打起来了。老太太出手狠辣,居然把消防员的鼻血都打了出来。后来,她托人把自己溅上鼻血的扇子拿给溥仪看,以示其见义勇为的壮举。溥仪还在上面题了诗,以示感谢。至于她为什么会跟消防员打起来,无人深究,想来绝不会是因为“救火”。
一场大火,把建福宫中清点过和没清点的国宝烧了个精光。事后,内务府曝出的损失是:金佛2665尊、历代名人字画1157件、珍玩古董435件、古书数万册。虽然谁也无法判断这个数字的可靠性,但它已足够令人咋舌。
后来,内务府以50万元的价格把火场的处置权卖给了北京一家金店。这家金店竟从建福宫的灰烬中拣出17000多两黄金。
除了太监们顺手牵羊和建福宫大火外,溥仪自己也一刻没停地往宫外倒腾东西。一度为了筹措留洋的经费,溥仪以赏赐溥杰为名把许多珍玩、字画盗运出宫。溥杰几乎每天从宫中下学回家,都能背走一个大包袱。久而久之,就连当值的太监都有点儿含糊,问溥杰:“这些东西都是赏给你的吗?”
溥仪赏给溥杰的这批宝贝,都是他精心挑选的精品,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曹娥碑》、《二谢帖》,钟繇、怀素、欧阳询、宋高宗等人的真迹,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手稿,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其中随便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就这样,溥仪、溥杰兄弟一赏一受的盗宝双簧戏,在故宫中不断上演。后来负责点查故宫国宝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养心殿发现了“赏溥杰单”和“收到单”各一束。上面清清楚楚记录了经溥杰手盗运出宫的国宝。据统计,其中各种善本书200多种,字画1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