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镇江发现有“联合国”字样窨井盖 已使用66年

2012年03月27日 13:43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热衷于城市文化保护的江苏省收藏家镇江活动中心副秘书长张鹏致电记者,称他在市区大西路新发现一块制作于66年前,至今仍在使用的铁制窨井盖,因其上面的文字记载了一段与“联合国”有关的镇江城市建设历史,较为珍贵,值得保护。

  发现遗落的城市文脉

  昨天上午,家住镇江四牌楼道署街社区的张鹏,热情地邀请记者和他一同前往距他家不远的地方观看他的新发现。在大西路与宝塔路交会处的一处人行道上,记者见到了一块边长为65厘米见方的铁制窨井盖,上面铸有“CNRRA,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镇江市政工程工赈处制,1946”繁体字样。张鹏告诉记者,几十年来,他踏遍镇江的大街小巷,寻找城市的“文脉”,发现如今的窨井盖有许多种,上面的花纹、字样各异,有邮政、电信、联通、自来水、煤气、雨水和市政各种窨井盖,有铁制的,也有水泥制的;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这些窨井盖均为近一二十年的产品,连“文革”后期的都比较难见,像这块使用了66年仍在“服役”的窨井盖极为稀罕。

  记者随后沿大西路继续寻找,又发现三四块类似的窨井盖,遗憾的是上面的字迹早已被行人的脚步磨灭,看上去并不清楚。由于这几块窨井盖地处人行道上,很少受车辆碾压,故能使用至今。

  它见证一段征战历史

  记者了解到,东至解放路,西至伯先路,长1850米的大西路,原先从东到西,分堰头街、小门口、老西门桥、西门大街、银山门等几段街巷,1936年拓宽马路后,统称大西路。清末民初时,镇江城内除旧租界有一条3尺口径的水泥管下水道通长江外,市内均为明沟排水。1929年省政府迁来镇江后,拓宽道路、整修沟渠成为“省会建设最重要之一端”,方才结合道路拓宽制定下水道建筑计划。

  据了解,这些窨井盖上的“CNRRA”是“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英文缩写。其名称“联合国”并非指后来于美国旧金山组成的联合国组织,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同盟国参战国家,中文又简称“联总”,创立于1943年,发起人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成立目的乃于战后统筹重建二战受害严重且无力复兴的同盟国参战国家。

  1945年1月,国民政府设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代表政府作为联总的对应机构,负责接受和分配联总提供的救济物资。行总的总部最初设在重庆,后迁南京。在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共设立15个分署。与此同时,也在延安相应成立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简称“解总”,董必武为会长。“解总”于1946年7月在上海设立办事处,而这几块窨井盖则见证了这段历史。

  市民建议妥善保护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服役”六十六载的窨井盖在镇江市极为罕见,应该对其妥善加以保护。市民监督员顾华琪告诉记者,如今道路上窨井盖主要分为铁制和水泥制品两种。

  铁制盖易缺失或被盗,水泥制品盖经不住车辆碾压,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顾华琪认为镇江市应加大对道路窨井盖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这种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资源,最好还是请相关部门将其移走,作为文物妥善加以保护。”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