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谈“郁闷往事”:有明星追求不敢往家带
图为:作家梁晓声
记者范宁
梁晓声本月出了新书,这位冷眼看现实的思想者,这次有点“郁闷”。
新书名为《郁闷的中国人》。日前接受本报专访的梁晓声说,书名信手拈来,因为“郁闷”就挂在人们嘴边。
新书:挂在嘴边的郁闷成书名
接受本报采访前半小时,梁晓声接到曾经的学生的电话。学生在一家公司上班,加班、困、累,发来短信抱怨。梁晓声问,既然这么累这么困,能不能请假?回答是“不能”。
于是作家感慨:“即使这样的劳作,这些年轻人攒下的钱,别说买房,连养老都不够,怎能不郁闷呢?”“如果我没有记错,‘郁闷’这个词挂在中国人嘴边上已经很多年了吧?”梁晓声说,这本书书名因此脱口而出。郁闷是一种先天存在的心理基因,更是一种社会现实失衡的表征。自我意识的崛起,让郁闷浮出水面,他说这是近年来中国人越来越郁闷的原因。
往事:有明星追求不敢往家带
新书摆在手边,梁晓声谈起自己的“郁闷往事”。
很多人怀念当年的清贫时代,因为身边人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所以并不觉得多么郁闷。梁晓声不这么看,尽管当时有一份令人羡慕的编辑工作,但作为家中长兄,他仍然为生活所累,不能独善其身。
梁晓声说,当年谈对象的时候,有很多候选人,但家中负担重,所以不得不把个人的事一拖再拖,“我在选择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什么样的伴侣会接受我的家庭。社会名流、高干子弟、影视明星都有,但是我不能接受。这是我跟年轻一代最大的不同。”
热点:活熊取胆展示心性之恶
以知青文学登上文坛,又以各种社会学著作审视人生,梁晓声作为一个批判者存在。和当年那本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脉相承,新书中他关注青年阶层的分析,“富二代”、“草根二代”等新名词不断蹦出,“过去寒门学子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但现在,重点大学里的底层子弟也在减少。这就和运动员一样,有的运动员每天吃牛肉,有教练训练;但有的连营养都满足不了,最终输在起跑线上。”
最近热议的活熊取胆事件,让梁晓声反思文学与社会心灵,“我一直奉行‘文学要使社会进步,使人的心性提升’。人类是地球上的高级动物,与普通动物相比,如果心性不得到提升,人类甚至可能是地球上最不好、最凶恶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