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孔子学院教学之惑:只教会老外包饺子没意义

2012年04月17日 09:2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孔子学院已在全世界105个国家扎根。

  本期嘉宾

  许琳(国家汉办主任)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方正(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柯马丁(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

  精彩观点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偶像,而鲁迅则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旗帜。谁才真正代表中国?这个问题切中对中国文化再发展思考的要害——如何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和近现代文化衔接?我们究竟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哪一面?

  ——陈思和

  汉文化要复兴,就必须顺应时代自我更新。如果可以从传统汉文化中提炼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元素,依然可以被当今大部分国人,甚至外国人所接受。

  ——陈方正

  不少学者总是更热衷于研究古代的中国,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曾是个超级大国。但别忘了,鲁迅所代表的现代文化也是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柯马丁

  “孔子学院”作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窗口,从8年前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起,至今,全世界已有105个国家相继设立了孔子学院及其分支办学点,越来越多的老外主动学习汉语,渴望深度了解中国。

  近几年来,孔子学院的发展仿佛遇到了瓶颈,老外在这里只能学到识汉字、包饺子、打太极等中国文化的皮毛部分,在许多人心中,孔子学院甚至等同于一所“汉语培训机构”。是认识偏差,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亟须改进?抑或是在对自我的文化认识中存在误区?孔子学院怎样才能真正起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近日,在复旦大学“价值与意义:中华文明的再认识”的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文/本报记者 贺涵甫图/资料图片

  定位之惑

  孔子学院成“汉语培训所”

  肩负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同时增进世界对中国了解的使命,如今,孔子学院已在全世界105个国家扎根。相关资料显示,孔子学院推出的许多中国文化普及的课程,已经可以涵盖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年龄层。

  “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只用了8年时间”,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表示,“但也应该看到,这8年来,孔子学院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刷新纪录,在教学质量和创新上却鲜有突破。”

  许琳认为,出现类似发展瓶颈的主要问题是对孔子学院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如今,建设孔子学院的目的和8年前还能一样吗?”

  8年前,当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时,它的主要课程是“教老外识几个汉字”、“读些中国名著”,但到今天,孔子学院还在将这些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大部分外国人来说,他们希望得到的是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有机会去切身感受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不少老外读完孔子学院,就直接选择到中国做老师或者翻译。学习汉语逐渐成为他们避免失业的一条途径,而并非我们原本所想象的那样,因为推崇中国的文化才学习汉语。”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就认为,大多数外国人只是将汉语当做一种谋生的工具。

  教学之惑

  只教会老外包饺子没意义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里,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教老外怎么打太极,怎么包饺子,但收效甚微,老外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认同度并没有多大的提高”,陈思和认为,对老外来说,即便会包饺子,也不见得有多少人真正懂得饺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对此,作为孔子学院项目的主管领导之一,许琳也表示赞同,“孔子学院要从单纯的汉语教学中走出来,在文化、法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加强与西方的交流,争取成为一个具有活力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

  据悉,早在几年前,有不少孔子学院除了教汉语,已经开始尝试用新的教学方式上课。在波兰,克拉夫孔子学院近年来通过组织一系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春节庆典”、“中国诗歌吟赏会”以及“中国文化影像展”等,吸引越来越多的波兰当地居民前往孔子学院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从孔子到鲁迅

  中国文化亟待被重新定位与认识

  据了解,造成这种困境的首要原因,是在“究竟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怎样一种文化”的问题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曾有一名德国汉学家就提出——孔子和鲁迅,谁才真正代表中国?“中国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在全世界范围推广汉文化,这个文化载体的名字为何选择叫‘孔子学院’,而不是‘鲁迅学院’呢?”

  8年前,中国开始到世界各地大规模兴建“孔子学院”,以此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偶像,而鲁迅则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旗帜”,陈思和说,这位德国汉学家所提出的问题,切中了对中国文化再发展思考的要害——如何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和近现代文化衔接?我们究竟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哪一面?

  “孔子和鲁迅是两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文化的割裂”,对此,陈思和提出,当下棘手的问题,就是通过用新的文化传承方式避免文化割裂的发生。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师承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其实,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更多的是需要斗争、裂变和反思。在激烈的碰撞中,发展出适合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陈思和表示,当今最缺少的就是对文化发展的反思与批判,而这种传承方式,却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化最充分地融合。

  汉文化复兴

  通过自省与自新顺应时代变化

  “汉文化要复兴,就必须顺应时代自我更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方正认为,随着近现代文明、新兴科技和政治理念的冲击,传统汉文化在国人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被一再降低。“汉文化的精髓儒学,延续千年,却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就被新文化运动淹没,影响力不断减弱”,陈方正说,汉文化的历史意义,在于中国的历代先人对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信仰,“如果可以从传统汉文化中提炼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元素,依然可以被当今大部分国人,甚至外国人所接受”。

  而许琳则透露,国家对孔子学院下一个十年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即通过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去学习其他国家在文化发展上所取得的优秀成果,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研究中国文化的各国学者共同推动汉文化的再度繁荣,同时“更要对中华文化进行自省与自新”。

  重新定位

  没有孤立的中国文化

  “在这里,总有人问我对中国的感受怎么样。”一名外企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说道,“这是否也能看做是中国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对此,陈思和认为,讨论文化问题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分割开来看,“我们习惯于用单一的视角解读世界,以为世界文化就是指代西方文化。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我们的很多认识都会发生改变”,陈思和告诉记者,国人受到数千年自我封闭思想的影响很深,很自然地认为中国与西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其实,没有一个孤立的中国,更没有一个孤立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本就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用复旦大学教授吴晓明的话来说,正是有了以上这种思维,如果再加上一点“自豪感”,就会很自然地觉得自己的文化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所以,很多人才会那么渴望去改变别人的看法,才会那么急切地想知道外国人眼中自己的形象。”对此,来自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的柯马丁教授表示,“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再孤立地看待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文化。”

  “重新审视这个国家,可以选择从两个视角开始——从古至今的纵向研究和以一个时间点,将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做横向对比”,柯马丁忧虑地说,不少学者总是更热衷于研究古代的中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分开研究。“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曾是个超级大国。但别忘了,鲁迅所代表的现代文化也是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