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为何从面阔九间改为十一间?或因预防火灾
张颖
在阳数中“九”为最大,“五”位居五个阳数的中间,因此自古以来皇帝一直被称为“九五之尊”,皇宫里的建筑一般多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九五开间”。可是,紫禁城的金銮宝殿太和殿为什么是面阔十一间呢?
北京故宫里的太和殿明初时称奉天殿,后称皇极殿,清代时改称太和殿,俗称金銮宝殿,其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紫禁城中最高的建筑,也曾是四九城的最高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5.05米。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其面阔十一间,面积达2377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太和殿与其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构成宏伟高大的皇宫前朝的主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殿。
根据六经之首古籍《易经》的阴阳学说,在明代紫禁城的规划布局乃至筑建上,都将紫禁城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属阳,内廷属阴,因此外朝的主殿三大殿之布局均采用奇数,内廷的宫殿布局则皆用偶数。在阳数中又有两个数字比较特殊,九为最大,五则位居五个阳数的中间,因为以“九”和“五”象征封建帝王的权威,所以自古以来将皇帝称为“九五之尊”。紫禁城外朝的三大殿最初均为“面阔为九间,进深为五间”,太和殿在初建时自然也是充分体现着皇权的“九五之数”。可是,如今的太和殿为什么竟是面阔十一间呢?
这还得从太和殿多次发生的火灾说起。太和殿在永乐十八年建成后,先后四遭火焚,又四次重建。最后一次大火发生在康熙十八年腊月初三(1680年1月6日)丑时,因太和殿西侧御膳房不慎起火,大火向东一直蔓延,两小时后引起太和殿的火灾。康熙皇帝将引起火灾的6名太监处以绞刑,此后长达16年里太和殿一片废墟。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天下太平时康熙才开始想重建太和殿,由于此时距上次重建的明代天启年间已相隔69年,原有的修筑资料已找不到,曾一度不知如何重建。后来一个名叫梁九的工匠想出了个办法解决了难题。据《梁九传》载,梁九按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木制模型,因当时从南方已找不到上好的金丝楠木,他把面阔改为11间,以缩短桁条的跨度。
太和殿之所以是面阔11间,还有另一个说法是为了预防火灾。明清皇宫内的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仅太和殿所用的木材就达4700立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使用木材2立方米。为防火灾,康熙皇帝下旨对皇宫内的殿堂进行防火改造,太和殿原是面宽9间纵深5间的,其周围有挑檐外廊,鉴于历代火灾的教训,除将太和殿墙体加厚筑成防火墙外,还将太和殿左右外廊下全部封闭起米,左右两端也筑了两道防火墙,使太和殿增加了两间成为面阔11间。据传,康熙皇帝还曾下旨将三大殿中间的中和殿规制缩小,以加大了太和殿跟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增加安全系数。自此之后至清末,三大殿未再发生过一次火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专款在太和殿等高大宫殿安装了避雷针,更使金銮宝殿远离了雷击的危险。